第一百二十九章 想要御驾亲征的朱由检(2/2)
事情已经这样,今也就算是结案了。
什么土蛮,什么西孟,不都是我大明朝的百姓吗?
朝廷到二月的时候,收到辽东的一份奏疏,孙传庭直奏皇帝,等遣派的骑兵到位,五月前他提前完成春耕,能否允许他亲自率兵主动出击,攻打盘踞在辽东北方的豪格和代善。
大明朝目前控制的辽东区域,和豪格、代善之间控制地区距离其实相当远,甚至算上地形困顿的地方的绕路,是超过千里的。
朱由检对於辽东镇是一直在支持,让辽东镇有大量马匹,可以支持骑兵带上更多战马。
辽东的孙传庭想要打到豪格的位置,难度很大,但並非不可能办到。
大明都已经崇禎十一年了,就算是在对於辽东利益一直排在心中最末尾的朱由检看来,也的確是留看豪格他们太久了。
朱由检琢磨著,到底是否要允许孙传庭的出击提议,现在是二月,到五月前出兵,也就是四月左右,他个人觉得时间太紧张了。
直奏他交给了孙承宗和杨嗣昌他们,由他们討论判断,这一回,二人是少见的意见相同,也觉得孙传庭太急了。
辽东镇的三万多骑兵需要整顿,重新作为新兵进入各营。
而且朝廷还得如上次作战一样,集合一些边镇大军,为其张目。
孙传庭事实上也已经知错,否则也不会提前直奏皇帝,请旨意来为出兵背书。
兵部首先需要筹措的就是军粮,查阅辽东官仓军屯有囤积多少粮秣,又看了马匹数量,火炮、弓箭、甲胃以及步兵额数等等,开始內部討论。
兵部的態度很明显,就是可以打。討论的目的,也不是关於孙传庭该不该这时候出兵,而是討论出兵需要的物资和装备,需要出动哪些兵马。
杨嗣昌其实也是主战派,至少在朱由检的几年调教下,態度很坚决。
孙承宗则是屡次上疏,向朱由检请求由他亲自督师辽东,出兵攻打女真虏。他曾经向皇帝直言请奏道:“数十载来,老臣目睹奴酋领十万虏犯境,致使我大明辽东庶民罹难,死者数十万,此恨难消!若不能有生之年盪灭韃虏,实乃老臣平生第一大憾事,万望陛下成全!允老臣统军出征,定不负所托!”
说起来,孙承宗今年地七十有六了,年初还又在朝廷朝会的时候,与朱由检提过一次,令朱由检汗顏,有些自愧不如。
皇帝虽然是生起过御驾亲征的心思,但考虑到自己在朝中皇权不大稳固,担忧很多,
也就次次打消掉这种危险念头。
但是现在·
皇帝他已经是彻底掌控了朝堂,无论是韩,还是孙承宗,如今都是皇帝一派,至於內廷的锦衣卫和东厂,虽然暗中较劲,但依旧被皇帝牢牢掌握。
並且最关键的是,皇帝民间的威望越发的高,早期靠杀人来奠定的威望基础,如今已经变成了万民敬仰,是圣天子在世,是紫薇大帝下界,皇权牢固,重振大明的圣君。
应该是不会有人,胆敢趁著皇帝率兵北上的空隙,在大明作乱了。
至少皇帝觉得没人会那么疯狂那么这样一来,朱由检也再次冒出来那个疯狂的想法。
他想要御驾亲征,亲手杀敌,彻底灭掉辽东的女真人!
就这么想著,突然想起来了,自己似乎在前段时间,给吴三桂和曹变蛟调归南京,是自己想见见两位大明年轻的名將来著,这感情是太巧了。
那可是自己无意间的一个决定,目的也是想见见歷史上的名將,也想亲眼瞧瞧吴三桂这个明史中的大汉奸,究竟长什么模样。
皇帝一想到出征的事,是心痒难耐,成天琢磨著自己要不要率军出征的事。
於是乎,皇帝终於是在崇禎十一年的二月十八日,在朝会上提及了,自己要御驾亲征的决定。
皇帝的决定是如此突然,六部群臣纷纷大惊失色,没人能在朝堂上保持镇定。
就是孙承宗那一向坚毅的表情,都是此刻神情巨变,立刻表示反对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御驾关乎天下安危,怎能以身犯险?请陛下收回諭旨!老臣谱熟辽地虚实,愿替陛下前往辽东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