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1/2)
第132章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皇帝要御驾亲征,北定女真!
消息宛如原子弹爆炸,震动关內!
朝廷完全没有对这一消息进行封锁,而是大张旗鼓,为皇帝出征宣传造势。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皇帝为造势,第一时间让礼部、户部去联络大明的眾多藩属,要求按照大明藩属条约中规定的军队抽丁比例,进行抽调藩属国军队。
藩属国抽多少兵,条约中的规定,一般是按军队规模来进行抽调,除非是像他隆王那样,亲自带兵帮大明进攻阿拉乾的,是不用按照条约办事。
徵召藩国的军队,对大明朝而言当然只算是旁助,大明朝依旧是以抽调自己的军队作为主力的。
像长城防线,朝廷就一口气抽掉二十余万官兵,其中的精锐战兵就有六万,这六万人都是真正的九边精锐,能够拉出来和蒙古人野战的长城老底子。
光是调派那些长城防线上的精兵强將,朝廷眾多阁臣依旧是很不放心,兵部调令还在不停的下拨。
刚刚归於山东的总兵刘泽清,就接到了朝廷调令,家乡待了没多久,就需要隨同皇帝御驾亲征。
令其率本部外,从山东济南抽调当地在册官兵三千,共九千步卒,两千马军,隨魏国公徐弘基一同进兵。
另外,兵部又抽调广西土司狼兵参与过来,隨御驾亲征。
而在关內核心行省,兵部又从山西、寧夏、湖广、山东、河南五省的各州府,共计抽调官军四万六千人马,会江南省的直辖京营五万四千,加之在京畿的浙兵,凑足十二万官兵。
这些官兵隨同皇帝御驾,虽然战力相对於边军来说,疲弱的很,但是中原兵有一点是相对的优势。
京畿调教过的兵,朝廷兵部自己很放心,是可以依靠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基础军队。
毕竟边军和中原兵不同,中原兵吃的完全是朝廷皇粮。
而边军,有很大一部分银子,是地方的经边银。
朝廷可不敢担保地方官会不会搞些阴谋诡计,让边军官兵生出什么异心。
毕竟朝廷这几年,对地方官们是压制的很厉害,一些地方官调任到京官,也坦白了这一点。
虽说是皇帝御驾亲征,但是统帅大军需要经验,老臣之中,勛贵魏国公徐弘基请旨,
想自己统帅一路军马,为皇帝侧应,
六十二、三岁年龄的徐弘基,是大明现在的勛贵之首,曾经有镇压江南民变的功劳,
勛贵里头威望最高。
对他,皇帝当然是算的上满意,怕的就是你不上疏,既然你请旨,朱由检当然不会拒绝。
有这么一位威望极高的勛贵在军中待著,而且还是打贏过大战的,能够镇住並提升军中士气,朱由检需要出征大军一切足够,士气也是同样。
皇帝抽调五军营的六营精兵给他,大概有八千多人,大多数是燧发火枪和长矛兵。
另外,成国公朱纯臣也上疏请求领兵作战,但却被皇帝拒绝了,让他留京,並未安排职务,令他很不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