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举北上的明军(2/2)
这些马上武士抵达女真营帐,很快就將这些没有城墙的渔猎民族射杀在了当地,倭兵也是首级制度的,毫不犹豫的將这些残忍杀死的女真人,头颅摘走,户首隨意丟弃,任由虎豹豺狼吞吃。
当然,这和明军比起来,其实也差不多。
此战,皇帝是抱著剿灭女真的打算,沿途搜寻女真人的线索。
其实豪格在得知明军大举北进的时候,就已经嚇的失了心神,惊慌不已。
鰲拜给的建议是去找代善联合,至少这样,他们就有近两万人可以作战,边打边撤,
只要到了罗剎人那边就够了。
这段时间,他们一路北上,也是见到一些沙俄冒险者,也就是罗剎人。
他这话让豪格觉得有些道理,只不过等他派去使者,却发现这老东西竟然已经跑了。
女真八旗早已是被大明这些年,打的是七零八落,真如丧家之犬。
这也是因为皇太极被杀,並未提前立下继承者的缘故,一旦他身死,底下八旗势力便是迅速崩解,无人能够统领全局和大明抗衡。
而又因为小冰河期,天灾粮荒闹得日渐可怕,八旗残党只能是裁减兵员,苛待治下的女真同族,饿死的人越来越多,兵卒战力虚弱,整体力量衰竭的厉害。
现在鰲拜等人想要抵抗,甚至想要试试能不能打打突袭,想要联繫原两红旗。
代善是没这个想法,毕竟他原本就是想带著人马跑北方的,早已收拾好,现在是听闻明军大举北进,他是拔营就走,跑得极快。
明军一路追逐,只能追的上豪格,也就死咬著他不放。
吴三桂是追到了豪格的尾巴,他补充了一人双马,两千来人追打豪格,在皇帝亲自坐镇辽东,他也想在皇帝眼前爭一爭功劳。
双方交手,鰲拜亲自带兵阻击,双方在尤的河卫与阿刺山卫之间的区域爆发激战,这些飢饿的女真骑兵爆发死志,双方弓射阶段就陷入焦灼,然后骑兵近战,甚至於双方一些精锐家丁都在进行游斗,用刀或者长矛去戳翻对手。
吴三桂和鰲拜都是二十七八,吴三桂小两岁,都是马术刀兵的军中悍將,二者的游斗著实精彩,一会儿利用地形坡度,一追一躲,一会儿二者角逐,在马上互相劈砍。
一直打到鰲拜认为损失已经过大,不想再纠缠,这才奋力打退了吴三桂的纠缠,逃脱之后立刻带人继续北遁。
吴三桂得了四百来颗韃虏首级,依旧不满足,被打退了仅仅两刻,就继续追击,期望能够追的上。
整个七八月份时间,明朝大军在皇帝的控制下不断分兵,去接管原本努尔干都司的各地,或者向更北方去搜罗。
明军搜索各个屯卫,沿河追杀,不断有摧毁和杀戮的消息传回皇帝大营,皇帝盯著大明朝的努尔干都司早先地图,不断有红色的小旗插上一个个位置。
这些位置都代表有一支官兵已经到了位置,並且清除了周围的女真人,开始带著一些工匠在那修筑哨站。
什么叫做羈政策?
这才叫真正的羈摩政策。
彻底毁掉当地的人力,再在將来,小冰河期度过去,再把汉民不断迁徙过来实边。
这一点和大明过去的羈摩政策不同,过去是留著这些韃,直接移民实边,现在呢?
我再也不要留你们这些狼子野心的人口了,朕就是要把你们通通扫除,化作飞灰烂肉留地不留人,將来土地我自会迁民,补充回来,
这种残酷的政策,目前只有一个藏地是朱由检没有改变的。
没有別的原因。
就是因为他考虑到,高原迁移汉民的难度。
肯定不会有多少汉民主动愿意迁过去屯垦,哪怕朝廷给他一百亩地耕作,也肯定九成九是不会有人愿意去的。
毕竟是青藏高原,生存都艰难。
再加上藏民一般就喜欢自己玩自己的,相对比较起来很安分,顶多就是跟著密宗大师们念念经,能有什么心事。
就是因为这样,他才对秦良玉打算助力朝廷,將密宗“消失”提议不做答覆。
留著或者不留著,对於大明朝而言,只是做不做的事,能够控制的事情,朱由检就觉得无所谓,可以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