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域都护安抚使司(2/2)
要准备过年了。
大明朝的年关,文官们除了极少数留守的,都会放十天甚至半月,今年的年关假期,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朱由检是给了十五日。
毕竟现在大明朝也属於是一个正常状態,战爭结束了,百姓需要休息,官吏们也需要休息,朱由检更需要休息。
除了闹灾,朱由检是一项工作都不想干了,就算是他天天工作又怎么样?
该闹饥荒的地方依旧是闹饥荒,要闹洪涝的地方也是不会少,有那些分配留在朝廷內的文官们打理朝政就行了,等到消灭了固始汗,朱由检乾脆就把事情丟给內阁和六部,学学万历,休息个一两年。
大明朝除了洪武爷和歷史上的崇禎,哪个皇帝天天上班的?
当明朝皇帝,学万历和嘉靖,那样才能长寿,在人均三十的年代,能凑到六十,真的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朱元璋好像是挺长寿的,也是挺离谱。
崇禎十三年二月十七日,朝廷休沐。
今年的旱灾地区,依旧是有河南、山西、陕西和北直隶地区。
从去年的二月份开始,山西、陕西两省的监察御史和巡抚御史都上疏直言自己的辖地全省范围內,麦苗全部绝收,两省的州府衙门被迫开仓放粮,给百姓吃当地衙门过去积压的官粮。
两省地方上的平仓也会拉出来陈粮,来平抑地方上的粮价。
即使是迁走了大多数人口,这两省依旧是有不少百姓在朝廷救济粮还未到前就饿死的。
而部分湖广北部地区、江苏部分、浙江部分也都有旱情。
这一年的小冰河期已经达到高峰阶段,连番薯、土豆的產量都在这些地区有所衰减,
只能利用更多耕地来种植,种下去无论什么粮食作物,都是长不出粮食的。
江南省的粮食,现在也不大稳定的情况。
朝廷连续数年都用南洋的粮食,去填补北方行省的粮食缺口,南洋是有不少粮食,即便是前不久救助地方洪涝,用掉了不少賑济粮,但毕竟一年三季收成的稻穀,养活了大量北方饥民。
对於这种不可持久的状態,谁都没有好办法,这些百姓就像是钉子户,寧可饿死都不愿意迁徙,就是瞅准了朝廷会发救济粮。
朝廷是不可能因为负担重,就乾脆断掉这部分粮食,这是会饿死人的。
民心可以不重要,但能少挨骂当然最好。
这是百姓祖上的地,祖上的屋子,理由当然正当,也只能是由百官自己多累一累,儘可能的在发生灾害了,能够及时拨发粮食。
朝廷休沐,总有些官员留在京中处理这些事情,至於批红,则是丟给了司礼监,有王承恩呆在司礼监当掌印,朱由检是相当放心,提前就交代清楚了,自己则呆在后宫开始正常休沐。
留官里头人数最多的是户部,他们则是要负责查清各地州府、港口海关那收上来的去年税收,一一列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