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悟道峰留印(1/2)
第230章 悟道峰留印
对於陆远来说,在万法阁的收穫无疑是巨大的,
不仅见识到了万法阁內那浩瀚如海的功法秘籍,更在书灵的指引下,找到了最適合自已返虚境修炼的功法。
此刻陆远的脑海中还在浮现著万道法的內容。
陆远可以肯定,这就是最適合他的功法。
不过万道法的效果虽然很强,但想要將其修炼至大成也绝非易事。
如果说从链气到化神是吸纳灵气以滋养身体和识海的过程,那么返虚境便是以法则来蕴养元神的关键阶段。
通常而言,返虚境的修土只需容纳一道或两三道法则进入元神,便可达到大成之境。
然而,陆远所选择的万道法,其要求却远不止於此。
万道法,顾名思义,便是要包容万法,融会贯通陆远若想要將这门功法修炼至圆满,那么接下来的他就需要去不断领悟更多的法则。
这將会是一条极为艰难的道路。
幸运的是,万道法对法则的领悟程度並没有严格的限制。
即便只是初觉级別的法则之力,也同样能够融入他的元神之中。
这样让他的修炼难度小了不少。
离开万法阁以后,第二天,陆远又前往了玄都城第二个著名地点一一悟道峰。
悟道峰屹立与玄都城之北,云雾繚绕,仙气縹緲,是眾多修士心中的圣地。
传闻早年间许多强者都曾来此地悟道,留下一段段传奇佳话。
陆远站在悟道峰的山脚下,抬头仰望著那高耸入云的山峰,隨后迈步踏入其中。
踏上豌的山路,陆远一步步向山顶进发。
沿途,他看到了许多修士或坐或立,或闭目沉思,或手舞足蹈。
同时陆远也確实从这些人身上感受到了法则的波动,证明了他们確实是有所感悟,而並非故作姿態。
渐渐地,隨著陆远不断向上攀登,陆远的眼神中也逐渐浮现出明悟的色彩。
同时他也终於知晓了眼前的悟道峰为何拥有能让人感悟法则的能力。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悟道峰本身並不具备让人悟道的能力。
真正让悟道峰显得特殊的,是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天地之间的完美融合。
这种融合形成了一种罕见的自然法阵,
法阵虽然无形,却能微妙地引导天地间的法则之力,使之在这里要比在外界更加活跃、更加易於被修士所感知。
但这一过程显然並不简单,需要修土去通过时间的沉淀,才能真正捕捉到活跃的法则之力。
而这相较於空玄学府提供的法则秘境显然要艰难许多。
或许这里比起法则秘境唯一的优势,便在於只需要付一个门票钱即可。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选择来此的原因。
同时悟道峰之所以只收门票费,也是因为修士的感悟能让悟道峰的法则之力更加活跃与纯粹。
每一次修士在此地的悟道,都会为悟道峰添砖加瓦,使其周围的自然法阵的力量愈发强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陆远一路向前,中途並未停留。
期间他也看到了一些过去强者所留下的记號。
那是由法则之力所留下的印记,能够让天地间的法则通过印记更加清晰的显现在后来者的感知中,犹如迷航者的灯塔。
而想要在悟道峰留下属於自己的印记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尤其是距离山巔越近,想要留下印记的难度就越大。
终於,在数十分钟的攀登后,陆远终於在徒步的情况下攀登上了悟道峰的山巔。
这里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起来,同时一股混沌感扑面而来。
似是天地未分、法则交织的原始气息。
而通过自身对法则的领悟,陆远还是从中找到了相对应的法则。
只不过相较於山巔之下那些较为清晰、单一的法则波动,山巔之处的法则之力无疑更为复杂且混沌,並不適合作为领悟法则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山下与山腰到处都是人,唯独山巔之上的人影却蓼蓼无几而在这里,同时还有著一道巨大的石碑,矗立在山巔的正中央,仿佛是整个悟道峰的核心一般。
石碑上整整齐齐的刻录著各种印记,每一个印记都蕴含著深厚的法则之力,闪烁著微弱的光芒。
这些法则之力与混沌相融合,这才有了流於悟道峰下方的那些法则波动。
陆远走近石碑,仔细端详看上面的印记。
这些印记大部分都是过去那些强者在此地悟道时留下的。
它们的存在,见证了无数修士的成长与突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