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封赏,永昌伯爵府庶长子(2/2)
余光中瞥见赵晗对自己不着痕迹的抬了抬下巴,他这才恍然大悟。
一定是赵晗在御前为二郎那混小子说了好话。
思及此,顾偃开心头涌起一阵暖意,他拱手道:“禀官家,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犬子能有长进,多亏太子殿下循循善诱,将其引入正途。”
“否则只怕那不成器的东西至今还在街头斗鸡走狗,辱没门楣。”
令国公之子,时任工部五品官的贾大人忍不住冷哼一声,翻了个白眼。
自打顾廷烨这个杀千刀的,几年前用马鞭将自己的嫡次子栓在马后,拖着在校场整整跑了三圈。
这梁子就算是结下了。
如今看顾廷烨在御前得脸,他简直比生吞了只苍蝇还难受。
赵祯朗声一笑,满眼慈爱的看赵晗一眼后,开口道:“太子可在朕面前不止一次夸赞你家二郎,说他天资聪颖,是可造之才。”
此话一出,朝中几名大臣不约而同的挑了挑眉,显然有些不相信。
顾偃开连忙躬身道:“臣惶恐,殿下如此抬爱,实在是犬子的福分!”
接着,礼官又开始宣读其他将领们的封赏。
其中,裴虎在赵晗的建议下,从皇城司破格擢升为骁骑营指挥使,领从四品武职,赐绯袍银鱼袋!
原任兵部四司之一的库部司员外郎,官阶正七品的梁晖,在此次西征中调度军需有功。
升任为五品库部司郎中,掌司内事务决策!
这梁晖是永昌伯爵府的庶长子,生母原本不过是个无名无分的通房。
当年吴大娘子当年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极其不情愿的嫁进梁家。
她因瞧不上梁伯爷,便三天两头冷着脸。
不曾想让通房钻了空子,赶在她前头生下庶长子。
按说这等人家有了庶长子,正头大娘子将其拢到身边,养成个只知天酒地的废物便可了事。
偏吴大娘子自恃清高,不屑出手,梁晖反倒因祸得福,自小勤勉上进,精明强干。
几年前入兵部后,混得风生水起。
梁伯爷见庶长子如此争气,自然倾力栽培。
如今外头都夸庶长子得力,根本没几个人提起嫡长子。
并且梁晖的大娘子韦氏,还三天两头还往嫡次子梁六郎的房里塞各种貌美的女使,导致他至今身上也没个功名。
这会儿还正因避讳一事,琢磨着改名呢。
吴大娘子给他拟了好几个名字,不是嫌太俗气,就是觉得不够风雅,整日在家中里长吁短叹。
足足又过去一炷香时辰,封赏才算宣读完。
待赵祯宣布退朝后,赵晗与盛纮二人一前一后缓步往宫门外走。
眼下华兰已出了月子,因心中挂念着老太太和王若弗。
打算等过几日,便带着璟哥儿来盛家,见见他的外祖母和外曾祖母。
盛纮从赵晗口中得知此事时,自然是乐的合不拢嘴。
朝中风波已定,储位稳固,他这个太子的老丈人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更妙的是,眼下吏部文选司正好有个郎中的空缺,对此,盛纮已是十拿九稳。
承直郎一职虽和文选司郎中一样皆是五品官,可一个空有品级而无实权。
另一个却执掌天下文官的铨选考课,手握升迁调任之权。
便是那些三品大员见了,也要客气几分。
盛纮越想越是得意,连脚步都不自觉的轻快了起来。
待二人行至宫门前。
赵晗目光温和,轻声道:“后日正好休沐,孤也好陪华兰同去。”
“臣这就回去准备,必定安排妥当,恭候殿下与小皇孙大驾。”
赵晗摆了摆手,“无需过于兴师动众,只是是寻常家宴,让华兰松快松快便好。”
盛纮连忙躬身应是,就在赵晗准备转身离开时。
只见他的贴身小厮冬荣从马车前小跑而来,附在盛纮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片刻后,盛纮脸色顿时一变,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盛大人,发生什么事情了?”赵晗眯起眼睛,敏锐的察觉到异样。
“没,没什么,只是一些家事,臣回头便可处置好。”
盛纮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顾不得周全礼数,草草作了个揖就跌跌撞撞往马车所在的方向跑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