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宣沈氏进京,我要见华儿(2/2)
并且仅限吊唁,不可守孝。
华兰轻轻点头,“大房老太太与祖母素来交好,想来她应该也会前往宥阳,可否让祖母与淑兰妹妹一道同行?”
“你安排便好。”赵晗看向华兰,她素来心细谨慎,这点小事自不会出现差错。
“多谢殿下,谢娘娘……”淑兰小声抽泣着,纤细的肩膀颤抖个不停。
与此同时,积英巷,盛家,寿安堂。
盛纮眉头紧锁,声音中带有几分担忧,“母亲,此事您要不再想想。”
“您如今年事已高,这般长途跋涉,儿子实在担心您的身子受不住。”
老太太转动着手中的佛珠,叹道:“我与那老姊妹妯娌一场,几十年的缘分了,总得见上最后一面。”
接着,她将目光放在王若弗身上,“这趟去宥阳,我还打算把明儿带上,将她记在大娘子你的名下。”
“啊……”
王若弗一愣,睁大眼睛看着老太太,满脸惊讶。
将庶女记在正室大娘子的名下,相当于给庶女加了个嫡女的名头。
虽说比不上真正的嫡女,但比起原先的庶女身份要高一个档次。
就在王若弗犹豫该不该答应时,刘妈妈不着痕迹的在她肩膀上轻轻一摁。
王若弗会意后,忙点头道:“好啊,好啊!”
“明兰这孩子向来乖巧懂事,记在我名下自是再好不过了。”
“只是卫小娘,她可答应?”
老太太神色温和,开口道:“若非她首肯,我今日也不会开这个口。”
卫小娘虽心中不舍,但为明兰前程,自然极力赞成此事。
反倒明兰,红着眼睛偷偷在卫小娘屋里哭了许久才同意。
盛纮慢条斯理的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水后,幽幽道:“既然这样。”
“母亲不如将墨儿的名字也一道记在大娘子名下,将来议亲时,两个丫头都能得些益处。”
此话一出,老太太脸色微微一变。
王若弗更是一拍桌案,直接冲着盛纮嚷道:“官人这话说得轻巧!”
“六丫头自小就乖巧懂事,这些年风雨无阻的来葳蕤轩请安问礼,不曾有过半点躲懒的时候,比如儿都要尽心尽力!”
“墨兰呢?!可曾真心实意来孝敬过我这个嫡母!”
盛纮眉头一皱,斜睨了她一眼。
“这不是你自己不要她来的吗?我瞧着墨儿在我面前也是知书达理,进退有度的。”
“再说了,两个孩子都是盛家的骨血,你身为嫡母,理当一视同仁才是。”
王若弗气得浑身发抖,蹭的站了起来,“官人竟还知道我是嫡母?!还知道当一视同仁?!”
“墨兰自幼养在那狐媚子身边,如今到了议亲的年纪,倒想起要记在我名下了?”
“这些年官人背地里给她们置办的田产商铺,真当我一概不知吗?”
“大娘子息怒啊……”刘妈妈忙上前搀扶王若弗,顺势在她手腕上一捏。
王若弗眼珠子提溜一转,光打雷不下雨的哭诉道:“往日我是整个扬州最大的笑话,为了母亲和孩子们,我一直忍气吞声。”
“如今华儿已是太子妃,柏儿又入了翰林,官人竟还要这般作践我……”
“我活着还有什么意趣,华儿呢?!快,我要去见华儿!”
盛纮闻言,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他尴尬的看向老太太,却见老太太已然阖上双眼,正在闭目养神。
只得扶住王若弗,低头道:“哎呀,你这是作甚。”
“罢了罢了,当我没提过,就将明儿一人记在你名下吧。”
此话一出,王若弗当即止住哭喊,整了整衣襟,端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心中暗道:把墨兰记在名下,除非自己死,否则,绝无可能!
老太太扯了扯嘴角,只觉自己这个儿媳如今是学聪明了,总算知道如何才能拿捏住盛纮。
——
三日后,晨光熹微。
在华兰的精心安排下,淑兰携数名女官内侍,以及盛老太太和明兰,一道前往宥阳。
此去宥阳,一路上顺丰顺水,少说也要十来日。
赵晗又特意从殿前司挑选了十余名身手矫健的护卫与之一道同行。
船舱内,淑兰心中因前挂着祖母,已经整整两日不曾合眼。
贴身女使月娥见她面色苍白,眼下泛着青黑,担心她熬伤了身子。
特意熬了碗安神汤,好说歹说才哄着淑兰喝下。
船身顺着水流轻轻摇晃,这会儿她终于抵不住倦意,沉沉睡去,只是眉头仍然皱着。
隔壁舱房内。
明兰乖巧的依偎在老太太身边,时不时看向窗外,嘴角带着一抹恬静的笑意。
“明儿,有件事情我一直想问你。”老太太郑重其事的看着她。
明兰收回目光,眨了眨眼,“什么事情呀?祖母。”
“我看的出,齐家的小公爷对你颇为关照。”
明兰闻言,当即垂下眼眸,轻声道:“小公爷他待人一向和善……”
话没说完,便被老太太打断,“傻丫头,你别想着瞒我。”
“自打春闱结束,小公爷几次三番来寿安堂。”
“我看他哪里是给我请安,分明就是想趁机见你一面。”
“祖母……”明兰抿了抿唇,一时间有些不知该说些什么。
“明儿,你也可对小公爷有意?”
明兰很是果断的摇摇头,“我早已拒绝过他数次,可他不依不饶,非要缠着。”
听到这话,老太太放心的吐出一口浊气,继而意味深长道:“那就好。”
“小公爷人品端方,温文儒雅,原是个不错的少年郎。”
“偏平宁郡主强势霸道,眼高于顶,通汴京城无人不知她的脾性,谁敢前去招惹?”
“论起咱家如今的家世,有小公爷坚持,再有华儿出面,你倒也不是不能嫁去齐家。”
“可小公爷他终究是前厅的人,出门上朝回家应酬,能护着你的时间少之又少。”
“将来后宅吵吵闹闹,就算小公爷对你有情意,三五年后也得被消磨没了。”
“何况,若你在齐家受了委屈,你这个爹爹和嫡母,能为你大张旗鼓的出头吗?”
明兰温婉一笑,“祖母,这些道理我都明白,所以孙女从未肖想过齐家。”
“好孩子,你的婚事,将来祖母亲自为你把关,必不会叫你受委屈。”
老太太说罢,抬手抚了抚她还带着些许婴儿肥的脸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