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东安门(2/2)
朱厚熜声音淡漠,泰然处之。黄锦听罢恭身告退。
大明规制,皇太子当从东安门入紫禁城进文华殿即位,只有皇帝才可以从大明门入城,在奉天殿登基。
两种待遇,两种身份,这是名分之爭,也是权力之爭!
皇太子与皇帝天壤之別!
…
紫禁城大门处,礼部尚书毛澄与眾多官员也在交谈,只不过这其中没有任何一位內阁阁老。
“毛尚书,天子入城却从东安门进,不知这是什么礼仪规矩?”
吏部侍郎袁宗皋面色和善地朝毛澄问道,似乎只是想请教学问,然而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看来都已心照不宣。
毛澄斜睨一眼,不耐烦地回应道:
“翰林学士,吏部侍郎还不懂这些礼节吗?
兴献王乃是孝宗之弟,兴献王世子乃武宗之堂兄弟,如今兴献王世子入主皇庭,该如何对待武宗?又该如何对待兴献王?
如此重大礼仪规矩怎能不分个清明?”
毛澄越说越慷慨激昂,越言辞恳切,或许这背后有別人的一些算盘,但是对他这个礼部尚书而言,这就是最重要的事!
毛澄继续厉声说道:
“礼法森严,规矩法度是维繫人心大政的准绳,一丝一毫都动不得。”
毛澄话语有意犹未尽之意,而剩下的意思眾人心知肚明。
袁宗皋不再多言,而是自顾自地吟道:“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梔子香。”
毛澄听罢低头不语,轻声呢喃:“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却难忘。”
周围官员一个个都跟人精一样,对於这样的爭锋全都是打马虎眼,眼观鼻,鼻观心,事不关己,高高掛起。
而在眾人沉默之时,紫禁城外的官兵忽然来报:
“诸位大人,车架要来了!”
听到此言,原本略带散漫的官员们立刻整理仪態,排好队形,挺直身体准备迎接朱厚熜。
然而时间缓慢流逝,前方却毫无影踪。
紫禁城郊外,隆重庄严的队伍在距紫禁城百里之地停下,没有再前进一步。
朱厚熜透过马车帘幕看向不远处的紫禁城,发出一阵慨嘆:
“山环水绕玄武盘,紫气金龙瑞光转。奈何?奈何!”
精通道门观风望气之术的朱厚熜自然能看到那看似辉煌的紫禁城下,实则已经隱患重重。
象徵皇权的浩荡紫气看似磅礴雄浑,实则却是虚而不凝,中看不中用。
如果细看就会发现,浩荡紫气被分割成了一块一块,中间只有稀薄的紫气连接,仿佛一触即断,而在紫气之中还混杂著黑气和隱晦的血气,那是业力与兵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