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一箭三雕?(1/2)
金台端坐的朱厚熜看著下方,那堪比菜市场的场景也不禁莞尔。那些守旧官员確实下得一手好棋,让一直与杨廷和不对付的王琼来当出头鸟,他们自己则隱於后方稳坐钓鱼台,如此做法可不是朱厚熜想看见的。
“??……”
朱厚熜手持金击子再度敲响金声玉振之音,原本吵作一团的朝臣听闻此音如沐冰雪,万籟俱静。
“王尚书既然想主持这次的裁汰冗员不知可有什么高见?或者有什么准备?”
听闻此言內阁阁员心头一紧,难不成皇上真的要让王琼主持大局?
然而此时的王琼却是支支吾吾,冥思苦想,他还真是不太了解这吏治,他站出来只是不想让杨廷和把持朝政,王琼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陛下,这裁汰冗员今日才提出,臣一时还没想清楚具体方法,不如给臣一点时间细查?”
时间?时间最是不等人啊,朱厚熜继续说道:
“这满朝朝臣都认同裁汰冗员是国之大事,王尚书身为吏部尚书就一点准备都没有吗?要知道冗员之弊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可不是今日才有的!”
“臣……”
王琼面露羞愧,正欲请罪,忽然孙交走上前举著一个奏本高声喊道:
“启奏陛下,王尚书也早有想法,只是未曾完善,这奏本里有我们几人一同商討的吏治之患,以及一些需要裁汰的名单,万望陛下明察。”
奏本一出,王琼瞪大了双眼,他忽然明白了这场朝堂议政的本质,只是他已身在漩涡,无法自拔。不过他仍旧没有低头,因为他自信就算自己被当枪使了,只要由他主持大局,他还能挽回一切。
一个能和內阁顶著干这么久,横跨兵部与吏部之人,自然有著常人未有的气魄。
而另一边內阁的人却是神色骤变,这场朝会可算是让他们这四个老人体会到了什么叫七上八下,本以为王琼接不住朱厚熜的问话,这件事就结束了,没想到孙交居然还有后手。
就在內阁眾人神色忧虑之时,朱厚熜的声音传来:
“朕听闻杭州知府许昌清正廉洁,素来不结交朋党,怎么也在这名单之上?还有知州蒋文,提刑按察使司僉事宋濂,这名单上的人是怎么来的?”
朱厚熜奏本一甩,正好落在了杨廷和与王琼之间,两人不顾仪態全都弯腰去抢,一手抓一半,谁也不肯相让,最后两人冷哼一声,一起看了起来。
而另一边孙交头冒冷汗,忐忑不安,他实在不明白一个刚刚从藩地过来的少年天子,是怎么一看奏本就明白其中含义的?
除非…
除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