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掛职书记官(1/2)
关於新天子设立掛职书记官一事已经传遍京城,心急火燎的翰林院庶吉士们根本等不了一点,他们下朝之后就开始紧锣密鼓地与各部门商討具体细节。
毕竟朝堂之上,朱厚熜只是开了个口子,具体细节还是要多加打磨,为了此事他们连裁汰冗员都顾不上,直接玩起了无赖,把涉及官员围得啥事都干不了,明明確確表示,你不先把这事办了,其他事休想做!
还好朱厚熜事先已经擬好了框架,关於书记官一事,最终订立好所有规则。
书记官一职掛靠在內阁名下,由都察院和內阁共同考核后下放各地方州县,每三年一轮换,任职需满两年。
书记官在位期间可查阅所有卷宗,可参与所有议事,但是並无实权!
两年之后,书记官上交在位期间所见所感,以及建议等等。同时所在衙门长官也要写一份对书记官的看法。
最后由都察院和內阁进行匯总以及再次考核,决定书记官是否可以升任下一级,或者给出建议转为实职,任地方官。当然书记官也可以自行申请转为实职。
至於为什么不直接给书记官安排实职,那你看看现在的国策是什么?裁汰冗员!
你再整一个实职,那不是纯添乱吗?而且你要整什么实职给他们?每一个职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添一个別人就得少一个,那天下官员能不抵制吗?
只有以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他们习惯书记官的存在,等以后书记官系统稳定了,可以再慢慢改变。
而京城之內隨著书记官体系昭告天下,文人士子一下子冒出一大堆,在京城里弹冠相庆,饮酒作诗,好不热闹。
连杨廷和的家里都是一片欢腾,杨慎激动地攥著杨廷和的一手手臂郎声道:
“父亲,陛下真是一位謫仙人,如此年岁就能提出解决多年朝政弊患的办法,实乃天纵英才。”
杨廷和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他无数次回想这次朝会的细节,但是越想越觉得恐怖,这场朝会的节奏完全把控在了朱厚熜手里,其对朝堂的了解与掌控,远远超出他的想像。
而且每一步都进行的天马行空,转折极大,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只有事后细细品味才能明白其中玄机。
书记官看似是个虚职,但是却调动了青年士子的热情与动力,他们自此不用再蜗居翰林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见识了更多风景之后,这些士子还愿意局限於书记官这个虚职吗?
杨廷和深深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少年得志的儿子,初入科举便得状元,可惜不通世故,本想让其在翰林院打磨,如今看来怕是压不住了,杨廷和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用修,这做官可不比做学问,你知道为什么明明官场上很多问题都有明確的律法条文,可是仍旧有那么多贪官污吏,仍旧有那么多棘手的问题吗?”
“为什么?”
“法理不外乎人情,人与人之间的牵绊不是简单的规则就可以束缚的。世间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何釐清,如何利用,这里面的文章远比书中的道理要多得多。”
看了看不解其意的儿子,杨廷和替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就迈著沉稳的步伐离开了,道理都是需要实践磨链出来的,光说没什么用。
“娥儿,我终於可以一展抱负了。”
杨慎回到內宅之后,直接一把將妻子抱起,与其分享喜悦,黄娥笑意盈盈,满含柔情地看著这个“不稳重”的丈夫。
少年意气,蹉跎至今,这心中苦闷也只有她这个身边之人才能懂。黄娥慢慢梳理著杨慎的头髮,舒缓其激动的心情,而后俏皮地说道:
“今日就允你多喝几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