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一波刚平,一波又起(2/2)
杨廷和哀嘆一声,他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而朱厚熜也下了最后判决:
“念在其皇亲身份,不予凌迟,择日公开斩首。另外大牢之中的寧王余孽,诸如钱寧之流也一併斩首示眾!”
“臣遵旨!”
林俊身姿笔挺,精神焕发,身为一个刚正不阿之人,一直对罪恶视而不见是对他最大的惩罚,如今总算是可以一抒胸臆了。
而就在判决下达之时,不远处以散步为名来到附近的张太后,顿感头晕目眩,一个踉蹌差点摔倒在地,幸得身边宫女及时搀扶才无大碍。
努力平復心神的张太后喘著粗气,最后怒声道:
“去联繫所有人,这次哀家绝不退让!”
朝堂之上,隨著寿寧侯,建昌侯的判决下达,朝议肃然一静。而原本打算把王琼刺杀之事上升到党爭的守旧官员也是不敢再开口。
这已经是定性谋逆了,还怎么说党爭?党爭还局限於帝王最看重的平衡之中,他们还有迴旋的余地,可是谋逆这沾上一点都不得好死啊!
乔永默默低头缩身当起了隱形人,而吴一鹏虽然面色灰白如纸,但是他已经没有退路,皇帝已经下达了判决,张太后和皇帝的矛盾不可调和,他只能硬著头皮上了!
“陛下,臣有本奏!”
吴一鹏的声音还带著些许颤音,他很清楚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是何等的石破天惊,越想越害怕的他双腿一软直接跪了下去。
而在地上跪了一会儿后,他终於像背书一样说道:
“臣蒙陛下圣恩,司职礼部左侍郎,夙夜忧惶,唯恐礼制有误,错负陛下与天下臣民,今有礼制大事,关乎国本,不可不议!”
吴一鹏定了定神,又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郑重言道:
“陛下以兴献王之子入承大统,实乃天命所归,苍生之幸。然《礼》云:“为人后者为之子”!昔汉哀帝,宋英宗皆以旁系入继,而尊先皇为考,已明继承法统即是继嗣,此乃千古不易之礼制!
姑老臣今日冒死进諫,伏乞陛下敕令礼部集议,以明定“皇考”之名!”
朝堂之上寂静无声,人如蜡塑,仿佛时空凝固,这是意料之外但又似乎情理之中,在张鹤龄两兄弟被判刑后,张太后的反击也隨之而至,只是没想到这反击这么激烈!
“吴侍郎,此事可私下商议,不宜在朝堂之上大肆宣扬,你还是先行退下题本內阁,等我等票擬之后再行商议。”
杨廷和肃声开口,想要以內阁身份压下此事,拖延时间。然而如今已经图穷匕见,双方都没了退路。吴一鹏给自己打气,义正言辞道:
“窃惟礼者,天地之序,人伦之纲,治国安邦之本也。如此大事怎能私下商议?”
吴一鹏转头看向一直默不作声的毛澄,语带哀求道:
“毛尚书,我礼部可是大明六部之一!维护礼法,维护纲常是我等之责啊!”
毛澄拂了拂袖,深深看了吴一鹏一眼,最终还是站了出来。
本来自入门礼事件结束后,毛澄秉持著只要朱厚熜不乱搞,他也可以像其他朝臣一样默契地不提这件事,以稳定朝纲。
可是现在一切都摆在了明面上,而身为礼部尚书他责无旁贷!
“请陛下敕令礼部集议,定“皇考”之名!”
隨著毛澄表態,礼部眾官员也不再沉默,一场大礼议之爭即將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