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启大礼议(1/2)
面对暴跳如雷,想要以势压人的毛澄,张璁泰然自若,拱手一礼道: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韩愈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臣虽屡次落第,但也因此深耕礼法已久,恐怕许多人在礼法上的研究,不如臣远甚!”
“信口雌黄!”毛澄丝毫不给面子,怒目圆睁宛如雄狮,戟指怒问:
“你既研究礼法,如何不知汉哀帝,宋英宗之先例?如何不知“为人后者为之子也”的古礼正统?你现在分明是迎合媚上!”
“毛尚书此言差矣!”
张璁独对眾臣,閒庭信步,侃侃而谈:
“毛尚书坚持“为人后者为之子也”,然《礼记》明言:“礼从宜,使从俗”,礼法从未有强绝天性之礼!
今岂可令陛下父不得为父,子不得为子,诸位大臣何忍令陛下负不孝之名?”
不少年轻官员听罢,神色动容,孝道是古代最尊崇的礼法之一,不能奉孝实乃不通情理!毛澄见此立刻打断道:
“定立皇考关乎法统继承,关乎国本,此乃大义,不可因私废公!”
张璁闻言肃然喝声:
“何谓私?何谓公?《太祖宝训》曰:“孝者,百行之源,人君尤当以孝治天下。”这才是国本!这才是大义!”
死抓孝道的张璁如今更是搬出了开国****澄心知不能硬刚,迂迴辩驳道:
“臣非不让陛下尽孝,陛下可对兴献王追加其他尊称封號,彰显孝行,但皇考之名万万不可!
圣人制礼,尊无二上,若恭敬之心分於彼,则不得专於此故也。而且其他人也会认为我大明有“二本”之嫌,届时人心思变,恐我大明危矣!”
苍凉悲壮之声,引动朝堂不少人共情,尤其是杨廷和,他劝诫朱厚熜放过张鹤龄两兄弟,就是怕出现这个局面。
杨廷和目光坚定,就要迈步而出,突然一只手拦住了他,毛纪语重心长地说道:
“介夫兄,还没到那种地步,我等的身份不可轻易下决断!”
毛纪在礼部任职许久,他对於这场论礼也有自己的判断。而场中张璁面对毛澄的危国之言,不屑嗤笑道: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毛尚书真是危言耸听,“二本”之嫌从何说起?陛下与先帝同样源自太祖,源自太宗,哪里来的“二本”?毛尚书此言才是小题大做,夸大其词,祸国殃民,动摇国本!”
“你…你……”
毛澄被张璁一通数落,手指颤抖,气喘如川,差点没缓过来。吴一鹏见此立刻接替毛澄,对张璁责难,然而张璁始终对答如流,不露丝毫破绽。
礼部眾官员轮番上阵,朝堂眾臣也被牵动,不时发表看法,整个朝堂热闹非常。
而端坐於金台的朱厚熜始终平淡如水,眼睛微眯。忽然,朱厚熜双眼一睁,金击子上手。
“咚!”
金玉之音在朝堂迴荡,绵长声音令朝堂眾人繁杂的思绪陷入沉寂,待声音散去,朱厚熜终於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