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洪流与泥沙(1/2)
乾清宫中,如山的奏摺被分成十份,每一份上面都有一支御笔在笔走龙蛇,然而操作御笔的不是人手,而是一缕缕微不可见的清风。
“悟道当从心镜寻,省身涤妄见玄真。灵台照破三千界,云履空明自渡净。”
修行愈深的朱厚熜距离破开泥瓦宫只有一线之隔,而暴涨的神思让其能够一心十用,同时对於万象的利用效率也大大增强。
从前的御物需要呼啸狂风,而现在的他可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精微控制。
短短半日,乾清宫內的奏摺便被朱厚熜一扫而空。
而所有的奏摺被分成了三部分。中间一份最少,来自於目前摇摆不定的专心办自己差事的中立派。
左边最大的一摞来自反对立兴献王为皇考的反对派。
而有意思的是,右边赞同立兴献王为皇考的附和派,所上奏摺数量居然没有比左边少太多。
“看来朕还真是高估了你们啊。”
朱厚熜看著这三摞奏摺,哂笑道。虽然附和派的上疏之人都是些官职低微的人,可是这足以说明问题。
黄锦走入殿中恭声道:
“陛下,江南地区密报,那些人正在鼓动江南士绅联名上议,此次怕是来势汹汹啊。”
江南,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不但土地肥沃,能够生產各种有百姓生活必须之物,而且有著海运,漕运之优势,行商方便。
所以这里的有钱人太多了,而有了钱就想要名,想要权。所以江南的有钱人都喜欢供养士子。
这些士子没有衣食烦忧,可以专心研究学问,他们或成文学大家,或成官场坻柱,与这些富商形成紧密的关係网,盘根错结。
某种意义上而言,江南士子就是文坛领袖,所以他们下场的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覷。
不过朱厚熜依旧镇定自若,这场大礼议就是要掀得够大,才能撬动大明朝中这一层层坚固的枷锁。
现在还没下场的就只剩最后一方了!
……
文渊阁內,执掌大明朝政的內阁四阁老埋头处理文书,只是相比於之前,这份工作不再是他们干劲十足的象徵,倒像是利用工作的名义进行逃避。
无形的压抑气氛在文渊阁內瀰漫,四阁老没有一人想说话,又或者是在等著別人先说话。
“几位这是怎么了?处理朝政都不互相商量一下吗?”
轻快而后浑厚的声音响起,四阁老诧异抬头,循声望去,只见王阳明意气风发地走来,比之之前脸色更加红润。
“王守仁?你回来了?”
毛纪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从诧异转为惊喜。而旁边的杨廷和虽有喜色,但眉头紧蹙,王阳明这个时候出现,他不知道这代表了什么,但是他知道王阳明的影响力绝对不小!
王阳明对著四位阁老作揖行礼道:
“四位阁老真是我大明肱股之臣,都到下班时间了,还在这里埋头工作。”
蒋冕讶异看向外面,不知不觉中,今日已至黄昏,明明上班的时候还度秒如年,可是真到下班了,他们又恨不得这黄昏无限漫长,这样就不用面对明日的早朝了吧。
“王阳明,你来此所谓何事?”
杨廷和开门见山,直接问起王阳明的来意,他忧焚五內的心始终平静不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