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议礼那就议礼(1/2)
吴一鹏所呈名单中包含了京城附近各行各业的人,看著非常有气势。然而朱厚熜看过之后却是忍不住发笑。
因为在这张名单中朱厚熜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这些名字在赞同立兴献王为“皇考”的奏本中也出现过。
当然吴一鹏不会胡乱编造名字,这种低级手段他肯定不会用,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下面的人,表面上不敢拒绝,但是暗地里又想討好皇帝,他们想两头押注!
朱厚熜挥手示意,麦福拿出一个奏本展示,朱厚熜充满调侃意味地说道:
“你们说你们收集到了很多人的意见,但是朕这边也收到了不少人的意见,他们都是赞同朕尊崇兴献王为“皇考”的,总不能是朕在糊弄你们吧?”
两张相差不是太多的名单,让吴一鹏傻眼,这不应该是一边倒,无可爭议的事情吗?从哪冒出来的唱反调的?
两张名单对峙,守旧派想要以势压人的想法破灭,毛澄见此状况慨然出列,他依旧想要以“礼”服人。
然而正当张璁想要出列与其爭辩之时,朱厚熜突然说道:
“毛尚书,你想要辩礼,朕这里正好还有一人的奏疏想要与你论礼!”
话音甫落,麦福从袖中拿出奏疏,从金台旁走下,而后一本正经地看著奏疏开始提问:
“毛尚书,此疏言:“礼非从天降,非从地出,人情而已。父子之恩,天性也。”此话,你是否赞同?”
毛澄认真地点点头,他还不至於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但是!
“此话不假,孝道自古以来都是王朝存世之基,但是,臣等並非不让陛下尽孝。
陛下可以对兴献王,对王妃另行尊號封赐,就像当初汉哀帝对定陶王追加封號,以此既可彰显孝道,又能兼顾国本,岂不是两全之美?”
听到毛澄的两全之諫言,麦福不紧不慢地继续看著奏疏回驳。
“你们礼部拿汉哀帝,宋英宗的前例表达“继统既继嗣”的观点,那毛尚书可曾想过这两个前例其实並不恰当?”
“哪里不恰当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吴一鹏急切插言,当初就是他第一个提出来援引前例的,他怎么能不在乎!麦福冷漠地撇了他一眼,转头继续追问毛澄:
“此疏言:“陛下入继大统,非为人后,乃继祖宗之统而奉兴献王祀也。”毛尚书可有话回?”
毛澄皱眉不解问道:
“此言何意?陛下入继与他们有何不同?”
此问一出,张璁立刻上前解释,他也是对这两个前例研究已久,就是为了找出其中漏洞,所以这句话他一听即明!
“汉哀帝和宋英宗都是被早早恩养宫中,以备继嗣。而陛下则完全不同!
陛下是先继承了藩王爵位,而后武宗皇帝驾崩后,陛下以伦序当立,这是再正统不过的继承,哪里来的“为人后者”?”
张璁慷慨激昂,斗志盎然,对於自己找出的漏洞他非常得意。不过论礼这种事从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毛澄坚持汉哀帝和宋英宗也是藩王,只是因为继统被提早接入宫中,与朱厚熜並无本质区別。
眼见陷入僵持,张璁拋出底牌!
“当日陛下入紫禁城时,走的可是大明门,入住的也是奉天殿,毛尚书身为礼部尚书,不会不明白这入门礼是什么规格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