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文人相轻,商人互利(2/2)
“嗯?何意?”
“国子监农学院的黄院长最近比较缺人手,不知杨阁老愿不愿意让令郎去帮帮忙?”
此言一出,杨廷和眼前一亮,只是又略带迟疑地说道:
“只怕他不肯去啊。”
“此事好办,只要杨阁老到时候,別心疼地向咱家要人就是。”
“那……那就拜託黄公公了。”
杨廷和思量片刻就同意了,一直把杨慎关著也不是个事,万一整出什么心理疾病就不好了。
与杨廷和的迟疑不同,一旁看热闹的毛纪调侃道:
“介夫兄,这好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体会民间疾苦,自古就是圣贤所倡导的。”
“你这么会说,要不把你儿子也送去?”
杨廷和回懟一句,毛纪却是嬉皮笑脸地说道:
“我儿子要是没任职,我肯定让他去和杨慎作伴。”
一个白眼回敬毛纪,內阁再度忙碌起来,让翰林院学士南下议礼,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背后的影响他们必须要严格把控。
而朱厚熜此举以士对士,以选官为饵,调动翰林院中不甘寂寞的学士去与江南士子相爭。
把守旧派掀动的士子浪潮局限在江南,局限在士子之间。这场文人相轻的闹剧,就让他们自己去唱!
而此时在北方山西境內,一场商人互利的大戏也即將拉开。
康铭与彻查军屯的圣旨一同到达山西,不过康铭並不是钦使,他是商人,山西的商人!而钦使则是早已抵达的杨一清。
一道彻查军屯的圣旨在山西各大家族掀起震动,他们迫切地想要找人问询发生了什么?
山西蒲州,康铭登门拜访蒲州张氏,雅致锦绣的宅院,与江南园林颇为相似,这样的建筑在山西可谓是少之又少。
“康兄多年未见,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寒舍做客?”
张氏当家人张允龄正值青春年少,然而其气度沉稳,已是歷经世事磨炼。康铭笑声道:
“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最近家里生意出了点问题,今日特意来向贤弟请教。”
“哦?说来听听。”
张允龄声音平淡,没有任何波动,康铭解释道:
“做生意互相竞爭本为常態,但是愚兄近日遇到了不讲道理的恶性竞爭,別人树大根深,財力雄厚,愚兄怕是要撑不住了。不知贤弟可有什么好主意?”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康兄应该自有韜略。”
不清楚康铭目的的张允龄直接以古经回应,完全不想表態。康铭见此也不在意,继续说道:
“我哪有什么韜略,別人大势压来,我只能试试改道他途,另寻出路。你说最近告示里说的出租军屯一事是真是假?”
张允龄怔了一下,疑惑道:
“康兄想做粮食生意?”
康铭委屈巴巴地说道:
“这不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吗?我哪像你张家占著盐业生意,能够稳坐钓鱼台呢。
说起来你们盐业也是需要粮食换盐引,不如我们两家合作如何,我帮你搞粮食,你专心贩盐。咱们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张允龄深深看了康铭一眼,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