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商以市祸国(1/2)
朱厚熜环顾百官,肃然道:
“自古皆言,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今日朕再给你们加一条!
商…以市祸国!”
朱厚熜走回金台之上,御笔挥动,口下諭旨:
“著夏言在山西立刻成立公价局,直属御前,公价局之职责乃隨时调查市场,订立各种物资的物价限额,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物资。
大明商人在山西行商无论如何不得超过限额价格,若有违反,以祸国罪论之!
此外《大明律》中载有明文,凡借贷之利,月息不得超过三分,通政使司即刻发布公告,若百姓签订有超过三分之利的协议,此协议统统作废!
各地府衙不得如山西官场一般,欺上瞒下,否则立斩之!”
在说完一切之后,朱厚熜御笔停下,看向兵部尚书王宪,厉声道:
“此次山西官场联通豪绅祸国殃民,著刑部协同兵部查清详情,无论何人触犯国法,皆可先斩后奏。
哪怕把山西杀得血流成河,朕也要告诉你们,山西是大明的山西!”
王宪急忙跪地领旨,虽然他完全搞不清楚,为什么这个案子是兵部主导,而不是刑部?就在王宪浑浑噩噩地领旨之时,李承勛忽然开口道:
“陛下,那杨一清呢?山西官场豪绅虽然有罪,但是杨一清这办事方法必然为天下人所詬病。
特別是其徵调山西各府衙的武职官员,若没有此事,山西至少不会匪患横绝。”
李承勛尝试著进行最后的努力,他想让杨一清与这些人一同下马,这也是古代帝王都会用的一招,把一切罪责推给臣子,以安抚民心。
在李承勛看来,如此大的动盪正是逼迫皇帝处理杨一清的大好时机。其他官员见此也纷纷助阵,至少也该扳回一城。
然而朱厚熜面色淡然地又拿出了一份奏报,並隨手扔给了麦福,
“麦福,给他们念念。”
麦福接过奏报,面色郑重,声音不再是太监的纤细腔调,而是宛如洪钟大吕。
“锦衣卫截获密报,山西境內的豪绅与漠北韃靼暗通款曲,漠北草原秘密集结数万骑兵,隱有南下之兆。”
麦福顿了一下,眼神一闪,沉声道:
“按照奏报送过来的时间推算,此时说不定韃靼已经叩关!”
此言一出,所有朝臣惊愕,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场动乱的背后还有韃靼的参与,一场他们始料未及的大战就这么出现在他们眼前。
而兵部尚书王宪终於搞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案子是兵部主导,因为这案子的真相已经不重要了!山西即將大战,而兵部將对山西进行军管!
朱厚熜看向刚刚还在弹劾杨一清的官员,嘲弄道:
“所以你们的意思是大战在即,要朕临阵换將,然后动摇军心,让我大明门户大开,接著韃靼兵临紫禁城下,你们再来场逼宫,让朕退位?”
一句一个大帽子扣下来,守旧派官员齐齐伏地瑟瑟发抖,他们万万不会想到事情会有这么严重。
而且现在皇帝已经给杨一清找好了藉口,徵调各府兵就是为了抵御韃靼,如此堂皇的藉口,他们根本反驳不了。
而另一边在得知韃靼犯境的消息后,兵部尚书王宪,户部尚书石珤,还有內阁四阁老全都站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