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黄昏的双重契约(1/2)
大理的阳光在“洱海明珠”片场的铝合金脚手架上碎成金箔,陈今飞的黑色奔驰碾过新贴的“安全整改中”警戒线。
车身上沾著的红土,是今早从正在施工的楼盘工地带出来的。
他的定製鱷鱼皮公文包稜角分明,像块淬过光的黑曜石。
隨著步伐在大腿外侧撞击出规律的节奏,和他腕间那只劳力士蚝式恆动腕錶的秒针摆动频率完全一致。
这是他1998年在瑞士订做的,錶盘內侧还刻著红星坞的缩写。
房车车门打开时,刘晓丽腕间的翡翠鐲子撞在门框上,发出清越的响。
他的目光先落在她颈间的船锚项炼上,那是《麦浪》杀青时寧言从江汉带回来的银饰,手工痕跡明显。
转而滑向沙发上翻剧本的刘艺菲,她腕间的素银手炼在阳光下泛著冷光,不是红星坞的定製周边。
“艺菲的通告单。”他从公文包抽出烫金封面的文件夹,边缘还带著复印机特有的温热,“下周『洱海明珠』样板间开放,需要配合三组平面拍摄。”
文件夹推过桌面时,楼盘logo与刘艺菲剧本上的“江汉船工”標题重叠,“威亚事故的事,保险公司已经介入,明天会有安全专家来做二次检测。”
刘晓丽接过文件夹,指尖划过“违约金条款补充协议”的標题:“陈总亲自送通告单?红星坞的经纪人团队该失业了。”
她故意忽略他袖口露出的“洱海明珠”定製腕錶,將文件推回时,翡翠鐲子在“艺菲妈妈”的签名栏投下阴影。
刘艺菲合剧本的动作顿了顿,木质书籤夹在“老船工口述”那页。
那是在埃兹小镇时,寧言捡的梧桐叶,边缘刻著极小的“言”字:“陈叔叔,寧言说下周要去江汉补拍码头戏。”
陈今飞的视线在书籤上停留半秒:“补拍可以安排在样板间开放后。毕竟『洱海明珠』的开盘发布会,需要你的红毯造型预热。”
他的语气像在谈一桩普通的生意,却不自觉摩挲著西装口袋里的摩托罗拉v998,里面存著今飞地產与红星坞的秘密对赌协议。
片场休息区的塑料椅上,寧言的搪瓷杯冒著薄荷茶的热气,杯沿缺口对著陈今飞西装上的银铃鐺袖扣。
后者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敲击著椅面,和远处打板器的节奏诡异同步。
“寧导,这是我们第四次见。”
陈今飞的开场白带著老友般的熟稔,却在看见寧言翻开的笔记本时,瞳孔微微收缩。
里面夹著份《未成年人保护法》条款摘要,第17条被红笔圈住,那是用英雄牌钢笔写的批註,墨跡还未完全乾透。
“第四次,该聊聊艺菲的未来了。”
寧言推过一份文件,封面印著长河资本烫金logo,纸张边缘还带著传真机的齿孔痕跡,“我们查过,红星坞在艺菲15岁时签署的『演艺培养协议』,涉及每年200场商业活动的保底条款。”
他指了指陈今飞的袖扣,“远超行业平均水平30%。”
陈今飞的手指停止敲击,袖扣在阳光下闪过冷光:“寧导对经纪人合约很有研究?”
“比不上陈总对地產融资的造诣。”
寧言翻开第二页,银行流水复印件上,“刘艺菲”名义的三千万贷款流向“洱海明珠”项目的批註格外刺眼。
那是从工商银行列印的纸质文件,还盖著模糊的业务章。
“不过我更好奇,”他抽出另一份文件,香港执业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用ems信封封装,“为什么会提到『养女协议』的法律瑕疵?”
休息区的吊扇发出吱呀声,陈今飞的后背第一次贴上椅背。
他忽然注意到寧言后颈的船工纹身贴,和刘艺菲戏服上的绳结一模一样,那是《麦浪》里楚晓柔的標誌。
这让他想起在坎城,寧言站在红毯尽头对他说:“艺菲的路,不该被资本困住。”
“寧导想要什么?”他终於放弃了偽装的温和,“解约?还是让风尚传媒入股红星坞?”
“艺菲的经纪约。”
寧言拧开搪瓷杯,薄荷香混著远处烟火的焦味,“你可以保留商业活动的15%分成,但影视项目的决策权,必须还给艺菲本人。”
他推过合作意向书,纸张还带著复印机的温度,“作为交换,长河资本可以为『洱海明珠』在搜狐、新浪首页投放gg,你知道,这两家网站的日点击量刚突破500万。”
陈今飞的视线在“联合出品方”的条款上停留,那意味著红星坞能以“艺菲经纪人公司”的身份出现在《江汉船工》纪录片的片尾,既保留行业地位,又规避法律风险。
他忽然笑了,指尖敲了敲意向书:“分成比例改成20%,再加一条……样板剪彩红毯,艺菲得戴我送的翡翠鐲子。”
陈今飞的临时办公室里,传真机的嗡嗡声盖不住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
他正在签署的,是寧言提供的《合作意向书》,而左手边的铁皮文件柜里,锁著红星坞与“洱海明珠”项目的对赌协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