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一上梁山(2/2)
武松拊掌道:“此计甚妙!那就劳烦智深哥哥替我看顾兄嫂,小弟去去就回!”
智深道:“二郎但去无妨,小小一个丑郡马,洒家並不放在心上。”
商议已定,武松和智深连夜回到城中。小憩片刻,武松饱食酒肉,携了百两黄金,还未等天亮就骑上踏雪望梁山而去。
阳穀县距离水泊梁山有一百三十多里路程,若是寻常马匹要走上一天,踏雪乃是神驹,只半天就到了梁山脚下。
也算是故地重游,武松轻车熟路直奔朱贵酒店而来,先在店外栓了马匹。然后揭开芦帘,拂身入去,倒侧身看时,都是座头。
拣一处坐下,倚了钢刀,解放包裹,抬了毡笠,唤朱贵过来搭话。
朱贵是沂州沂水县人氏,江湖上人称旱地忽律。山寨里教他在此间开酒店为名,专一探听往来客商经过。
但有財帛者,便去山寨里报知。但是孤单客人到此,无財帛的,放他过去;有財帛的,来到这里,轻则蒙汗药麻翻,重则登时结果,將精肉片为羓子,肥肉煎油点灯。
武松为免不必要的麻烦,直接阐明来意,“朱贵兄弟不用惊讶。我乃阳穀县武松,是公孙先生至交好友,早听先生说过朱贵兄弟大名。烦请兄弟为我准备渡湖船只。”
朱贵见武松马匹雄壮,包裹又沉重,正想下药谋財害命。
听如此说,朱贵慌忙谢罪,“早听过穿云太岁的名头,不想今日得会,险些误伤了好人。”
隨即安排鱼肉、盘饌、酒肴相待。
武松却问,“何时有船只渡我过去?”
朱贵道:“这里自有船只,兄长放心。且暂歇一歇,稍候与我同往。”
当时朱贵下去安排不提。
捱到黄昏,朱贵把水亭上窗子开了,取出一张鹊画弓,搭上那一支响箭,覷著对港败芦折苇里面射將去。
武松知道这是山寨里的號箭,便没多问。
没多时,只见对过芦苇泊里三五个小嘍囉摇著一只快船过来,逕到水亭下。
朱贵当时引了武松,取了刀仗行李下船。小嘍囉把船摇开,望泊子里去,奔金沙滩来。
武松立於船头,独自看湖,夕阳西坠,与水天一色;芦苇丛丛,当中能伏百万雄兵。遥想前生也曾在这里鏖战,真箇生出恍如隔世之感。
船摇到金沙滩靠了岸,小嘍囉背了包裹,拿了刀仗,两个好汉上山寨来。
那几个小嘍囉,自把船摇到小港里去了。武松看岸上时,两边都是合抱的大树,半山里一座断金亭子。
再转將过来,横亘在眼前的是座大关,关前摆著刀枪剑戟,弓弩戈矛,四边都是擂木炮石。
小嘍囉先去报知。二人进得关来,两边夹道遍摆著队伍旗號。又过了两座关隘,方才到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