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梁上君子(1/2)
说什么二州旦夕可下,乔道清是不信的。如今他在阳穀县,没有自己的情报来源,只能姑妄听之。
“守望相助,共討偽宋,本就是晋王发起会盟之本意。我回去之后一定將大將军的意愿带到。”
他绝口不提答应不答应,只说带话,心里想的却是赶紧出兵拿下大名府,到时候会盟要挟三家签定城下之盟,这样大义名分在手,大事可定。
武松与李助对视一眼,心中隱隱猜到乔道清的心思。当下武鬆开口道:“两位远来,一定要多盘桓几日,让我一尽地主之谊,以表对晋王的敬重。”
乔道清道:“贫道身负王命,如今已明大將军会盟之意甚诚,还得赶紧回去復命,不便久留。请大將军见谅。”
“既如此,我也不便相强。今夜设宴为两位接风。”
武松吩咐下去,於府中摆下筵席。命李助、蒋敬、石秀作陪。
双方各有心思,酒过三巡,宴中依旧有些沉闷。
李助见得如此便主动与乔道清说起了道法,一时气氛就有些融洽起来。
武松听不懂,兴趣缺缺。便告了声罪,领著石秀径回后宅,武松並不进屋,於庭院中石凳上坐下,对石秀说道:
“你以后多点心思在训练士卒上,莫要时时刻刻跟著我。身为一军统领,我对你期许甚高。”
石秀不知所措,猛地跪下请罪,“可是属下有什么闪失?惹得主公厌了我?”
武松请石秀相对坐了,说道:“我若是厌弃你,又怎会將身家性命寄於你手?只是你为护卫我,常常衣不解带,寢不安席,一来让我难以心安,二来也辜负了自己一身的本事。
我与欲天下豪杰爭雄,正要物尽其力,人尽其才,怎能如此埋没良才?”
石秀一点就透,不过心里並不以为然,在他心里,武松的安危就是天大的事。
“自从主公不嫌我微贱,將我视作自家兄弟那日起,石秀这条贱命便卖与主公了。说什么富贵尊荣,在石秀眼里便如粪土一般。再说了,我如今跟著主公左右,比寻常统领还尊贵些呢?”
石秀原以为这次武松又是隨口一说,过后依然可以我行我素。不料武松一反常態,竟有了几分怒意:
“为大將者,当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你这廝心思机敏,只是不肯读书,如何担当大任?”
石秀嘴唇蠕动,想要辩解。
武松厉声道:“再多说一句,废了你的统领之位,將你关在屋里读书。什么时候读明白了,什么时候放你出来。”
石秀低头不敢多说一句。
武松舒了口气,道:“安排好侍卫值守,滚去书房读书。我若真有身登九五那一天,你就是我的禁卫中军大统领。”
石秀原本还有些沮丧,听了这话,连忙笑著应了一声。下去之后,安排士卒將府中防护得滴水不漏。
芸娘缓缓从房中走出,福了一福,道:“院子里凉,相公快些进屋吧。”
武松“嗯”了一声,迈步进屋。两个婢女为其掀开门帘,一股热浪袭来,当真愜意无比。
芸娘筛了茶给武松解酒,笑道:“相公今日怎捨得对石统领说这些重话?”
“这廝就是滚刀肉,我以前和他说过很多次,只是不改。还是芸娘见得明,若不是你提醒我,我还真捨不得斥责一个如此忠义又尽忠职守的兄弟。”
芸娘为武松掸去衣服上的灰尘,笑著说,“奴家懂什么。不过是见相公爱惜石统领才能,不忍他只做一个护卫。所以才多嘴说上两句,相公不怪我后宫干政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