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献计(2/2)
“不赶快交卸差事,回去读书,还有何事?”武松见石秀面露喜色,又问他。
“属下已有破兗州之计。”
武松道:“说来听听。”
“据时迁所说,兗州知府与梁山之间多有书信往来,若是我们偽造一封梁山书信,约定日期出兵来援。哄他开了城门,夺城岂非轻而易举?”
武松考虑片刻,道:“模仿宋江笔跡容易,只是我们都没有见过宋江的印信,如何取信於知府?再一则还要策反去往梁山投书的使者,如此甚难。”
石秀道:“那时迁號称“鼓上蚤”,翻墙越户,悄无生息。只消他再走上一遭,偷来书信即可。再於路上截获信使,刀斧加颈,由不得他不从。”
武松也觉得这事情有几分把握,就唤人叫来李助过来商议。
李助听罢,推敲一番,进言道:“此计要成,一要时迁能偷来书信,二要大军围城使那知府再向梁山求援,我们於半路截之;三要一个精细人入城去送信,经得起知府盘问。
这三处有一处疏漏,兗州便不可得。”
武松听罢缓缓点头,“头一桩先遣时迁去盗信,盗得来时,再说其他。要马直派斥候传令鲁智深將军,要他打下凌州之后,暂缓班师,先往兗州进发。至於送信的人选嘛……”
武松做思虑状,石秀大急,跪地请命道:“属下愿为主公分忧!若事不成,甘当军法!”
武松与李助相识一笑,武松扶起他道:“除了拼命三郎谁可担此重任?只不过要是真的截获了信使,当先以重利诱之,不成时再威逼不迟。你歇息一宿,明日领一百骑兵带时迁一同前去。”
石秀喜滋滋地领命而去。
室內只剩武松、李助二人。
李助问道:“今日若是乔道清求去,主公放不放行?”
武松道:“既允了他,岂可食言?”
“可是他若说动田虎打下大名府,会盟之地岂非又要更改?”
李助忧心忡忡。
武松反而哈哈大笑,“失信三家之事,断不可为!若天命在我,又何必在乎一个有名无实的盟主之位?”
见李助依旧愁眉不展,武松继续劝慰道:“先不说田虎打不打得下大名府。即便打下了,到时候我亲提一旅虎賁,陈兵城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李助重重地嘆了一口气。
到了晌午时分,乔道清、孙安来向武松辞行。
武松没做留难,亲书国书一封交由乔道清带回。
亲送其至县外三里,武松殷殷叮嘱,“我与你们晋王同起义兵,共討偽宋。非为自己富贵,实乃想为天下黎民百姓求一条活路。
如今宋强我弱,又有外族覬覦於外,正是守望相助之时,切不可因一时小利,做那亲者痛仇者快的混帐事。
乔国师、孙殿帅都是晋王信重之臣,希望时时提醒晋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兄弟鬩於墙,外御其辱的道理。至嘱!至嘱!”
孙安听罢勃然大怒,“大將军何辱晋王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