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论天下英雄(2/2)
当时田虎为了在大名府嵌下一颗钉子,屡次招揽,兄弟们莫衷一是,正不知何去何从,听了她这一席话,心中豁然开朗。当即下马拜见。
问她道:老母评点天下英雄,为何独不说一人?
老母道:我知你说的是谁。不过未见著真人,老婆子不敢胡言乱语。我看大王也是个有见识的,既然取了我的財货,能否应允老婆子一件事?
我道:听老母一席话,茅塞顿开,安肯再取財货?老母但说无妨。
她道:我想向大王处借个容身之所。我儿不见我的踪跡,必定要来寻,我只躲起来不让他找到,如此他便上不得梁山了。
我允了她所说,叫小廝用车推了她,径回了山寨。”
武松听罢目瞪口呆,既惊於许母之见识,又嘆服於她的决断。想必她支开儿媳妇之时,心中早就做好了躲起来的打算。
父母之为子,必为之计深远。古人之言,果然不虚。
武松道:“裴头领何不请来相见?”
“正有此意,方才是恐唐突了大王。”
说罢裴宣就叫人將许母请了出来。
武松看时,但见那老妇人身形消瘦,满头银髮,走路却不需人搀扶,精神甚是矍鑠。
一身灰色粗布衣裳,浆洗得乾乾净净,见了眾人不卑不亢,只屈膝行了个万福礼。
武松避席执晚辈礼拜见,眾人也纷纷起身还礼。
许母不认得武松,见他从主座上下来,疑惑道:“这位大官人折煞老婆子了,你非我子侄,老身安敢受你之礼?”
武松笑道:“在下武松,受许兄弟之託,专程来接您老回去的。”
许母听了武松之名,方才认真打量起他来:但见武松昂藏八尺,脊背挺拔,蜂腰猿背,凛凛一躯,尤其是一双神目,湛湛神光內敛,不由心中暗赞。
“不知是大王当面,老身有礼。”许母襝衽一礼,又问:“听大王此语,我儿如今是蒙大王託庇护佑?”
“许贯忠兄弟有经世济民之才,是我有幸能得他襄助。”
许母得知许贯忠没有上梁山,入了武松帐下,心中且喜且忧。
她居於陋室,常与许贯忠谈及天下大势。天下英雄,就没有她不了解的。只有武松,她总觉得看不透。
她曾要许贯忠详细调查过武松生平,三四年前,也不过是一个好勇斗狠之辈。
按说这样的人一旦得势,要么骄横跋扈,要么纵情声色。而武松却恰恰相反,自发討宋檄文,造反之后,反而收敛锋芒。
不修宫室,不蓄私財,爱惜民力,军纪严明,礼贤下士,儼然一副明君之像。
这般许母仍然说不好,生怕他虚偽矫饰,是做给天下人看的。等得了天下就原形毕露,跟著打天下的人,没一个有好下场。
现在观其言行,倒不像个藏奸的。或能结束乱世,致天下太平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