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全军溃散(1/2)
右翼李应一头撞上董平、童威、童猛、郑天寿的军队。
初始与董平二马相交,李应怒骂道:“背反小人!有何面目与我交手?”
董平满面羞惭,更不搭话,举双枪与李应战作一团。两个人三条枪,缠斗十余合不分胜败。
童威、童猛两兄弟各举刀来助董平,李应施展浑身解数,一桿浑铁点钢枪,指东打西,神出鬼没。与三人又斗二十余合,居然不落下风。
斗了良久,李应也拿三人不下,环首四顾,士卒与梁山部眾,打得难解难分,死伤者眾。
心中暗忖:“我归顺大王日久,未建寸功。似这般恶斗,若士卒损失过大,贏了也不见我的本事?”
思虑毕,装作力怯,催马脱离战阵,待三人来赶时,李应勒住马,从背后取下三把飞刀,扭身甩出,分取三人面门。
董平见机得快,用枪一格,飞刀“錚”的一声,被枪身弹开。
童威、童猛二人不似董平惊醒,待反应过来,白光已至眼前。
嗤嗤两声,一刀没入童威咽喉,只余刀柄留在外面。童威不敢置信地摸向喉咙,触手鲜血淋漓,他“荷荷”出声,眼前一黑,一头栽落马下。
另一刀从童猛脸颊划过,划出一条深红血痕,童猛心里一惊,抬手摸向伤处,温热的鲜血糊了满手满脸,若非头盔挡住,少不得带下他一只耳朵。
他暗自庆幸之时,就见童威倒毙於马下,他怒髮衝冠,大叫一声,顾不得伤势,挥刀直取李应。
李应背藏五把飞刀,能百步取人,今已用了三把,便从身后將剩余两把拿在手里。
董平见了亡魂大冒,伏鞍就走。童猛只要报仇,早將生死置之度外。
瞅得离李应越来越近,举刀就砍。
咻咻两声,李应手中飞刀脱手,一刀打在童猛护心镜上被弹开,一刀贯穿童猛咽喉。
早有士卒將二人首级割下。士卒鼓譟欢呼,军心大振。
可怜二將纵横山东,今朝殞命,成全李应“扑天雕”的威名。
李应一挥令旗,全军个个奋勇爭先,梁山左翼兵败如山倒。
这边动静迅速波及整个战场,眾將不由自主向这边看来,就听得武松那边斥候背著令旗,手提童威、童猛人头,驰马沿著战场外围来回驰骋,同时大喊:“李统领击溃董平,阵斩二將!”
此时武松与卢俊义被双方亲卫重重阻隔,並没有交上手,听到这个消息,一方大喜,一方大惊。
燕青劝卢俊义道:“主人,趁著中军未溃,当迅速收拢兵马撤退才是,我来殿后。否则有全军覆没之忧。”
卢俊义犹豫未决,燕青揽住卢俊义轡头又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此战虽败,只要主人与公明哥哥合兵一处,犹有一战之力。来日与其决战於阳穀县城之下可也。”
卢俊义点了点头,道:“你也要小心!”
燕青笑著应了,迅速聚拢千余人扑向武松军。
武松瞧见了卢俊义中军旗帜后移,果断下令,“莫走了卢俊义!活捉卢俊义赏千金,爵升三级!”
喊罢,又令麾下士卒齐齐高呼。一时到处都充斥著“活捉卢俊义”的吶喊之声。
梁山兵马士气全无,丟盔弃甲,迅速溃退,一个个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
李逵一愣神的功夫,身旁就只余自己和燕青的千余人马了。
他舞动双斧,大步奔到燕青身边,嚷道:“小乙哥,卢员外他们人呢?”
燕青一刀砍死一人,环顾四野,自己这一千人马已经如同滔滔巨浪中的一叶孤舟。每时每刻都有数人战死疆场。
他喘著粗气,摇了摇头,“铁牛你也走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