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你还是跟我搞经济建设吧!(1/2)
“想什么呢?我说的是那颗石子。”说著,时明又朝远处拋了颗石子,然后问:“看到刚才这颗石子的飞行轨跡了吗?”
朱老四继续充当捧哏,“这有什么可说道的吗?”
太子標跟李景隆也好奇地看向时明,时明笑道:“这里面可说道的东西可太多了。石子飞行的弧度多大?距离多远?拋出的角度是多少?速度如何?需要用到的力道多大?其中风速对其的影响又有多大?如果我们能研究明白这里面的原理,那是不是可以將其运用到火器上面?炮弹大小,炮管长度,火药爆炸產生的力量,炮管角度,风阻大小……这些都能影响火炮威力。”
隨著时明所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旁边三个大明土著,渐渐目瞪口呆,看向时明的眼神,不由露出高山仰止的神色。虽然他们都听不太懂,但就是因为听不懂,才不明觉厉。
特別是喜欢打战的朱老四跟李景隆,“这,这怎么研究?”
两个学渣,想到那些问题,直接一个头两个大。
其实別说是这两个学渣,就是饱读诗书的太子標,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也同样是一头雾水,完全没有头绪。
时明笑道:“跟你们说这些,不是让你们自己去研究,毕竟术业有专攻,你们只要做你们自己所擅长的事就成。我只是让你们明白,儒学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也不是一个儒学就可以简单解决的。这里面涉及到的知识,只有术数才能解决。术数,可不仅仅只能用来算算帐,他才是格物的基础。”
让他们稍微消化了下,时明继续道:“就比如行军打仗,用多少兵马,去往哪里,距离多远,中途需消耗物资多少……这里就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术数。只读四书五经,有用吗?”
时明的这些话,再一次让太子標感觉到儒学的局限性。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说道:“先生,我儿雄英过完年便有五岁了,虽然已经开蒙,但我觉得,先生的学问更加適合他,不知先生可否收我儿雄英为徒……”
在太子標看来,朱雄英毕竟是未来帝国接班人,確实不该只学儒学,其他学问也需多加涉猎才行,免得將来被佞臣哄骗。
时明想了想,便点头道:“收他当弟子也不是不行,只是我平时没多少时间去东宫教学,不如平时你让人將他送到我那伯爵府去吧!我在府中设有私学,教的就是术数力学,主要是为童子开智,教导他们如何进行格物致知。当然,儒学也会教些,但只教他们基本的做人道理,並不是教他们做学问。”
虽然收朱雄英为弟子,这里面牵扯很大,特別是他將要教朱雄英的东西,是这个时代儒家学者们无法接受的东西,將来对此事反对声,肯定会非常大。但是,系统出任务了啊!
系统任务:【叮!请宿主收朱雄英为弟子,开阔其眼界,助其成为一代明主,奖励国运值一万,失败无惩罚。】
虽然失败也无惩罚,但谁能挡得住一万国运值的诱惑。以一百国运值可换一点自由属性点来算,这可是一百自由属性点。以他目前只有一百多点国运值的身家而言,这是一笔巨款。
所以,多犹豫一秒,都是对国运值的不尊重。
为了保险起点,时明还顺手给太子標分享了这个任务。然后太子標的脑海里就响起系统提示声,【叮!检测到宿主想让时先生收你儿子为徒,请说服时先生收你儿子当弟子,任务成功,奖励国运积分一千点,失败无惩罚!】
虽然任务失败无惩罚,但太子標很清楚,这个任务既然可以增加国运,那要是最后失败,就相当於损失了道国运庇护。
所以,原本就有这个想法的太子標,这下想法更加坚定了。
太子標頷首,“身为皇家子弟,也不需要多会做学问,能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学会就行。身为掌控全局者,需要的是能总揽全局的开阔眼界,这方面,我相信没有人比先生更懂。”
太子標之前原本还觉得,自己拥有了系统,眼界这方面应该不会比时明差,但从刚刚时明展现出来的才学来看,他觉得自己好像还是要差上不少,系统似乎也不是万能的。
至於学问方面,想他家老头子以前也没读过什么书,可这皇帝不也当得好好的吗?所以,身为帝王,只要能够处理事务,能批奏摺就行了。身为帝王,需要做什么文章?李后主的文章做得好吧?结果如何?宋徽宗的学问好了吧!结局又如何?
问题是,如何在那些腐儒看到皇长孙出东宫读书之后,解决他们上书劝諫这种事。毕竟皇长孙离开皇宫,安全很成问题,那是帝国之根本,不能有丝毫动摇。
至於老朱会不会反对,太子標倒是不太担心,因为他有信心能够劝住自家老头,特別是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他也相信,以时明的才识,当他儿子的老师,绰绰有余。
眾人又在这边逛了一会,太子標又问:“先生,你觉得將来武学院教学,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
时明嘴里叼著根已经枯黄的狗尾巴草,说道:“这方面,我也只有一点浅见,標哥听听便可,如何抉择,还需陛下定夺。”
太子標点头,“那是自然!”
时明竖起一根食指,“首先,要为武学院树立院规,比如不能欺压良善,不能欺男霸女,不能欺凌其他同学之类的。若勛贵子弟触犯院规,情节严重或者屡教不改者,便失去家族爵位传承资格。平民学子要是触犯院规,便失去就读资格等等。”
太子標表示,“这个我会跟我爹商量好。”
时明继续道:“其次,便是设立军事课程,这是开设武院的基础,但我要说的是,这个军事课,除了陆战课,最好还是要加上一个海战课。未来的大明,不可能不开海,我祖上是海商,对海外存在的財富有多大,比许多人都清楚。大明禁海政策,確实是一项开倒车的政策,陛下在这方面的眼光,太过短浅。”
听到时明又在编排老朱,朱老四跟李景隆都不由轻咳起来。
不过太子標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在子系统地加持下,太子標如今的眼界,也已非常人可比,知道时明並非在胡说八道。
而且,太子標也清楚,他家老头子,在这位先生眼里,那是有功也有过,在功绩方面,这位先生还特別推崇。
既然接受了人家的推崇,那自然也得接受人家的批评。
只是,身为人子,听到別人言父之过,太子標也不能真箇无动於衷,所以他能做的便是转移话题,“那再次呢?”
时明笑道:“不急,这个军事课程里面,可是有不少东西可以说道的,比如体能训练,火器训练,战术演练,而战术演练又包括普通的排兵布阵,以及加入火器之后的排兵布阵……”
一旁的朱老四跟李景隆听了,不由一阵嚮往。
朱老四更是双眸放光,“明哥,我怎么觉得,你对行军打仗方面,也很在行?要不,我也拜师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