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钱从哪里来?倭岛有金银矿(1/2)
这时候的火器营,还不是永乐时期的神机营,它只是神机营的前身,还不是未来的禁军三大营之一。
但即便如此,火銃火炮等物,也已出现,只不过威力有些不尽如人意,老朱其实也没有太过於重视。
要是重视的话,他肯定会大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事实上是没有。甚至许多人都觉得这火器营有点鸡肋。
直到未来火器进一步研究,展现出足够强大的威力,才有神机营的出现,才有未来的禁军三大营之一。
但那所谓的强大威力,在时明看来,也就那样。
遗憾的是,时明只有枪炮改良的明確方向,却没有详细的枪炮图纸,刷了这么久的系统商城,时明也没刷到这些东西。
倒是手枪跟火箭炮刷到过,但当时他嫌贵,只买了只手枪用於防身,至於火箭炮,因为需要消耗近万国运积分,他没买。
时明觉得,以自己实力,加上那些护卫,在这大明王朝,只要不碰到军团作战,他定然不会有大危险。
即便是遭遇刺杀,有手枪在手也足够应付了。
不过即便他当时把火箭炮买下,估计以现在的工匠实力,也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来。
路,依旧还得一步步慢慢走。
不过有个大方向,其实也够了。
很多时候,做研究半途而废,只是因为看不到希望,投资人不再投资,而有个大方向,就能给人一个目標,大家只需要朝这个目標努力就可以了,不用担心看不到希望。
且如今的大明王朝,放眼全球,依旧处在世界之巔,只要將来不继续闭关锁国,加大往火器和航海这方面的投入,大明依旧能够领先第二名一大段距离,不用担心被赶上。
太子標一听时明提起火器营,便道:“先生的意思是,可以利用大炮的威力,轰开水泥铸造的城墙?可是,火炮的威力我见识过,那东西並没有这样的威力。”
时明点头,“现在是没有,但不代表以后没有。火器营在研发这一块上,投入太少了,完全可以扩大投入,提升火器威力。”
老朱在一旁拍著屁股下的木板,“钱!这些都要钱!”
钱从哪里来,这確实是个能让人沉默的问题。老朱不愿意加大往火器营投入,原因就是火器营太烧钱了。
而大明刚建国十来年,军队的战斗力还在巔峰状態,就是没有火銃跟火炮,也能打得对手哭爹喊娘。
这多方原因,便造成了火器营如今的尷尬地位。
时明毛著胆子看向老朱,“开海,从海外攫取財富。我祖上去过南洋,去过倭奴国,去过朝鲜,知道那些地方有什么。无数的香料,无数的金银,全都放在那里,我们不取,將来肯定会有其他人去取。我知道陛下禁海是为了什么,但区区倭奴而已,只要我们海军足够强大,他们也只是我们跟前一条狗而已。”
现在的大明,就是世界中心,对周边各藩属国,都是天朝上国的心態,不像后世,六代机都出来了,有些人还在那跪著。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所以,时明把倭奴国形容成一条狗,老朱跟太子標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在他们的想法里,各藩属国,就是他们的狗。
太子標见自家老爹脸色难看,便又轻咳了声,道:“先生或许不知,我父皇选择禁海,並不仅是为了区区倭寇,主要还是因为钱荒闹的,一旦开海,大明铜幣必然外流,因为我们大明铜幣成色最佳,甚至许多藩属国都在用咱们的铜幣进行交易。”
顿了下,太子標继续道:“另外,父皇也是为了重农抑商,一旦放开海禁,让大家得知海贸的好处,將来谁去种地?”
时明很想嘲讽一句『杞人忧天』,但看老朱的神色,时明刚保证,自己要是敢瞎嗶嗶一句,老朱定然发飆。
於是,他也轻咳了下,收起了嘲讽心思,认真道:“陛下所思所想,自是不无道理。但其实,各藩属国用咱们的货幣,对咱们大明而言,其实是件好事。当然,前提是把铜幣换成宝钞。”
老朱闻言,不由嗤笑起来,“这还用你说?”
虽然被老朱呛了句,但时明敢肯定,老朱想到的,只是宝钞造价便宜,而没有想过,运用宝钞绑架他国经济。
但时明觉得,跟老朱说这个,估计老朱听不懂,於是便没有多过解释,而是说道:“其实这些问题都好解决,毕竟倭寇骚扰劫掠海边渔民或富户的问题,只要咱们海军训练起来,倭寇敢不敢靠近咱们海域,都是个问题……”
结果太子標在这个问题时,便直接摇起头来,“先生可能有所不知,那些倭寇,並不儘是真倭,更大一部分来自於曾经方国珍与张士城,以及陈友谅他们这些人的党羽余孽。这些余孽的势力不小,一直以来,甚至可以与我大明水军打得有来有回。”
毕竟是曾经跟老朱爭过江山的那批人,这些人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覷,这些人与倭奴勾结,也难怪老朱会拿他们没辙。
而大明禁海,等於是自废一臂,海盗反而更加猖獗起来,甚至时明还知道汪直这个大海盗。《海贼王》里面,就有一个叫王直的大海贼,原型就是这个汪直的海盗。
不过汪直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物,这个时代的大海盗,首推陈祖义,不过这傢伙活动的地带在马六甲那一带。
而那些方张陈余孽,活动范围则是东海及东南沿岸一带。
顿了顿,太子標又继续道:“其实海贸这一块,我们也没彻底禁掉,藩属国朝贡方式,便是官方的变种海贸。”
时明听得有些挠头,“每年正贡,咱们不都在赔钱吗?”
老朱一听,脸又黑了,因为这確实有点打脸。
太子標轻咳,“虽然每年正贡,咱们都在赔钱,但那些隨行官员都会带著海外物品前来贸易,他们也会大量购买咱们大明的商品带回去,这便是附带的朝贡贸易方式。”
时明闻言,这才恍然,之前確实不太了解这一块,一直以为老朱在干赔钱买卖。
但仔细一想,时明便开始摇起头来,“这买卖,咱们亏了,赚差价的中间商,成了那些使臣,跟咱们又什么关係?陛下跟殿下可知,一件瓷器或一匹丝绸,能在海外换来多少东西?”
时明给老朱跟太子標算了笔帐,“如今大明的丝绸价格还算稳定,上等丝绸一匹在二两银子左右。但这丝绸到了倭奴国,便能翻上一番,若是到了殴罗巴,立马就能翻到六七两,甚至是十几两一匹。到了南洋,碰到不识货的土著,换一块几两或一两斤重的狗头金都没有问题,这里面的距离,你们知道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