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这就是我的诸葛武侯啊!(1/2)
第59章 这就是我的诸葛武侯啊!
洪武十二年,正月初七朝会,朝廷通过多项决议。
而最让商人们兴奋的,则是朝廷恢復与北元通商的决议。因为他们的商路从此又多了一条,或者说多了好几条。
而当北元秘谍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有些懵。毕竟这是大明无条件恢復通商,以前他们几次央求,或威逼,或利诱,老朱都不为所动,这次他们都没付出任何代价,怎么就成了?
这一波,直接就是『人在家人坐,福从天上来”。
想不明白,完全想不明白。但不明白不要紧,將这个消息八百里加急传回北元才重要。
另一个决议,则是让无数应天府辖下百姓兴奋,新政许多对百姓有利的地方他们都清楚了,知道以后不用担心人头税,也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就被拉去服役了。
曾经无数百姓为了避免支付这个人头税,不得不將一些刚出生的女婴直接溺死,因为女人没法乾重活,又是泼出去的水。
许多地方重男轻女,原因之一就是女人没法乾重活。
如今朝廷取消了包括人头税在內的诸多税务和役,顿时让他们觉得压在头顶上的两块巨石消失了。
相比这下,役这玩意,更加欺负人,免费帮忙干活不说,粮食都还需要自备,该吊路灯上的黑心资本家都不敢这么干。
但老朱的洪武时期,他就这么干来著。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穿越客来说,真不算什么好时代,很可能穿过来没多久,一不小心就掛了。
而现在,这一块巨石也被搬走了。
甚至一些田少的人家,都不需要交田税,
这也造成了一些家庭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就开始分家。
这其实也是朝廷的目的之一,虽然分家之后,原本要交一定田税的家庭,在分家之后,可能直接就不需要交半分税了。
这也是许多只有些许薄田的农民,最为欣喜的地方,因为朝廷给他们划了一条红线,田產不过十亩的家庭,无需交税。
在这大明,在没有任何苛捐杂税,没有病痛的情况下,一般一两亩上等良田,就能养活一个成年人了。
十亩田地,即便全都是下等田,养活一家五口人,也还是可以的,除非一家五口全是成年人。
与以往不同的是,朝廷取消了其他所有杂税,將所有杂税摊到田地之中,只需要交田税就可以了。
而相应的,现在的田税,自然要比以往的田税更高一些。
以前可能是十五税一,但现在,打底也是十税一。虽然田税高了,但与以往各种苛捐杂税加起来相比,依旧还是要少上许多。
当然,现在採用的並不是全数十税一,而是以田產数量的多寡来定交税档位,最低档的就是十亩到三十亩,只需十税一。
再之上就是三十亩到一百亩,一百亩到三百亩,三百亩到一千亩,一千亩到五千亩—要是家有万亩良田者,那要交的田税几乎就达到三成了,可想而知那些地主有多么肉疼了。
以往有些士绅甚至都不需要交税,但现在平白无故要给朝廷上交三成收入,
换谁来都得急眼。
然而,朝廷对百姓分家析產以逃避田税的做法,却並没有任何阻止的动作。
因为朝廷其实也乐於看到百姓分家析户,特別是那些地方宗族势力庞大的地方。
时明向太子標提出划出这么一条红线,原本他大嘴一张,直接划出三十亩的红线,打算给大明百姓减减负。
但太子標思索之后,又与大家商量,最终觉得三十亩的红线一旦划出,大明財政將损失惨重,可能撑不起明年的开销。
於是他们把红线降低到十亩,如此一来,即便是一些拥有万亩良田的大宗族,想要进行分產析户,朝廷也能挽回些损失。
其实时明觉得,只要將那些大户人家的隱田,以及让曾经那些免税群体名下的田產重新交税,那么朝廷今后的税收就不会比以前少,即便有许多人会选择分產析户以避税。
而且分產析户虽然会逃掉许多田税,但好处也挺多。
比如带动人口增长,瓦解地方宗族势力等等。
一旦地方宗族势力因此而瓦解,那地方管理就轻鬆多了,还能减少宗族械斗,维护地方稳定。
这是那些文官们能看到的东西,而他们看不到的东西,还有解放剩余劳动力,提高生產效率,带动地方经济等等。
这也是普通百姓为之欢呼雀跃,激动难抑的地方。没有什么是比减轻百姓负担更能让百姓拥挤的事了。
也因此,民间对老朱跟太子標的崇敬,又上了一个高度。
只有那些士绅阶层与地主阶层,对老朱父子恨得牙痒痒,想像著即將到来的损失,默默咒骂:特马的蓄生啊!
在老百姓为此高兴欢呼的时候,时明也在为此高兴。
摊丁入亩之政,在他的系统任务里,价值十方国运积分。
虽然当初为了激励太子標,让太子標有干活的动力,他直接拿出三方来作为奖励,但这不还有七方盈余嘛!
至於太子標手上的积分,他也能想方设法弄过来。
但是当天下午,护卫头子老魏就跑来跟他匯报,说是之前被他们剿灭並烧掉的二牛山匪寨,如今又有人在那里建起新寨,並且还拉起了近千人马。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可能是从军伍中退下来的人,因为那些土匪的行走坐臥,姿势都有军伍的影子。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明,心如明镜般通透。
当初摊丁入亩之策出现,那些土绅就疯狂到请杀手来报復性地刺杀自己了,
如今摊丁入亩之策成为现实,他们又该如何?
时明代入对方视角,想过许多办法,诸如抵抗测量,打杀测量人员,或者跟北元勾结,给老朱跟太子標找点事情做等等。
思来想去,最终都觉得这些办法治標不治本,只要老朱想做的事情,根本没有谁能阻止。
这个政策,雍正都能完成,他老朱难道还能比雍正差?
特別是老朱这傢伙最不喜欢讲规矩,谁要是不想在规则里面玩,老朱肯定会举双手双脚赞成,然后光明正大把那谁砍了。
所以,时明能想到的,就是嚇嘘太子標。毕竟摊丁入亩之策是太子標带头负责的,只要嚇唬住这位年轻的太子,那老朱就是再生气,再愤怒,也没有心情管这摊事了,肯定得先管太子。
只要將这事往后拖一拖,而大明又出现內乱,那北元那边肯定不会干看著,
如此一来,这个政策才有可能一拖再拖。
而只要他们在应天府这边整出点动静,相信天下所有士绅都会暗戳戳鼓动当地匪类,给当地官府上点压力。
当整个天下都如星火燎原般,出现匪患的时候,你老朱就是再牛比,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屁股下的皇座会不会摇晃吧!
也因此,时明才会派出护卫,在应天府周边四处查探。
果然,查探的结果出来了,二牛寨再次牛起来了。
上次他们在二牛寨有庞大收穫,时明就曾怀疑过,这二牛寨可能是某些人的黑手套,专门为某些人清除对手家族的。要不大明都闹钱荒了,你一个小小匪寨,是怎么囤下这么多钱银的?
事实上,大明闹钱荒,闹的是朝廷,地方大族可从来不会缺少银子,他们都將这些东西藏在自家后院中。
结果现在,这被烧毁的匪寨又出现了,而且一出手就是上千人规模,比上次的规模还要大上不少。
这里面牵涉到的黑手,到底有多少只,真挺难说。
而在知道这里面还有退伍士卒时,时明就明白,有勛贵牵扯到里面去了。还真是要钱不要命啊!居然敢在这时候触老朱的霉头,真欺老朱提不动刀了?
不得不说,牵扯进这事的勛贵,脑子绝对有坑。他们也不想想他们的权势与富贵来自哪里,居然敢与士绅勾结,对抗老朱。
就在时明吐槽那个不知名的不知死活的勛贵时,门房护卫进来凛报,太子標带著他的几个弟弟,一起来了。
听到太子標带著弟弟一起来,时明估计,这丫的可能是因为紧张又兴奋,肾上腺激素影响,又跑来找安慰来了。
正好,他也想找太子標呢!
於是时明便让门房护卫过去,把人带到他书房来。
时明站在书房外,將太子標等人引进书房,然后在书房外间的茶座上坐下,
並示意大家围著长方形的大茶桌而坐。
跟太子標一道来的,除了朱老四,还有朱老六,以及头顶绿油油一片,脾气火爆的朱老二,外加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尔雅,聪明睿智,但实则心狠手黑的朱老三。
时明给他们泡著茶,没有看到人畜无害的朱老五,时明不由好奇,看向太子標,“不是说老五也要参与这次的施政吗?怎么不见他跟你们一块前来?”
太子標还没回答,朱老六便笑道:“妹夫有所不知,五哥他现在已经分身乏术了,有不少商人听说向医学院捐款,就能给后代换一个进学名额,已经开始去围堵五哥了。”
时明也不知道朱老六这笑容,是笑他五哥被琐事缠身,还是开心自己可以在他时明这个妹夫面前摆谱。
时明总觉得,朱楨这个老六的笑,后者占很大因素,毕竟这老六才十五岁,
而他时明·.年龄不详。
太子標则道:“我听老五说,太医院天瘟疫研究小组那边,已经得到一头犯疫痘牛,老五现在没时间参与这事。”
坐在太子標边上的朱老四,抬起一只大脚,踩在屁股下的椅子上,大大咧咧地拿起茶桌果盘里的一块蜜饯,扔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反正老五的精力也不可能放在这些施政琐事上,他来与不来,也没啥差別。”说完,端起面前的茶杯滋溜了口,哈了口气,继续道:“好茶,入口香甘,回味无穷。”
见朱老四如此坐无坐相,太子標直接给他一记白眼。
倒是朱老二跟朱老三,在时明面前,保持著一定恭敬。
虽然时明是他们的未来妹夫,但这位未来妹夫给他们带来的杀伤力,他们已经领教过了。
想到这傢伙连“摊丁入亩,土绅一体纳粮”这种,足以得罪整个天下的绝策都敢献,他们就更恭敬了。
这傢伙,绝对是个不要命的疯子!
与疯子,斗个啥?
此时,朱老二看向站在时明边上的护卫老魏,仿佛在说:我们兄弟跟准妹夫聊天,你这护卫好没眼力劲,还不知道退下?
此时,时明朝老魏给了个眼色,道:“你们来得正好,我这里得到一些消息,相信你们一定挺感兴趣的。”
在得到时明的示意后,老魏朝几位皇子和太子抱拳躬身,將之前跟时明说过的那些消息,又跟这些人说了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