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听懂掌声,长乐侯说得好哇!(1/2)
第70章 听懂掌声,长乐侯说得好哇!
时明微笑道:“赞名声,立人设,这种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好稀奇的。因为古代许多名士喜欢养望,而后静待朝廷徵辟,其实就是一种立人设,搞包装。比如像二十四孝那样——.
这话一出来,顿时就让现场更多人倒抽冷气,
这可是儒家独大的时代啊!这话是能直接说出来的吗?
可看时明那一脸毫不在乎的模样,大家又不由鬆了口气。
好吧!这傢伙是那杀人不眨眼的『玉面杀神”;是“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之策的首倡人;还是商人出身的侯爷,会嘲讽儒家,不惧儒家,似乎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別说他怕不怕得罪儒家,人家连整个土绅地主群体都已经得罪个遍了,甚至就连勛贵群体也可以说是得罪了。
只不过勛贵群体最看重的还是战功,所以还不算得罪狠。
別说是那些商人了,就是老朱听到时明如此『毁”儒家的时候,眉峰都忍不住狂跳了几下。
不过老朱想想,心里又不由畅快了些,看来这傢伙並不是只会逮著自己嘲讽。嗯,嘲讽那些酸儒的话,请加大点力度。
老朱其实不是不喜欢儒家,他只是不喜欢某些儒者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罢了。当然,像孟子那种民贵君轻的思想,老朱也是极其討厌的,因为他就是一个专制的老农。
像什么『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这种话,老朱更是极其厌恶,觉得这不是一个臣子该说的话。
很显然,老就是这么一个双標的专制帝王,只许他对臣子举起屠刀,臣子能做的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惜,时明没有再继续diss儒家,而是说道:“其实商人经营也经常会搞包装。只不过,我们通常把这种搞包装的方式叫一一诚信经营。而名士搞包装,立人设,那叫养望。”
说穿了,其实也没什么可稀奇的。只不过,以前没有人这么直白地告诉他们这其中的道理罢了。
他们知道经营铺子,包装商品,知道名声好的好处。但真没有想过,要把自已的名声和人设包装到那个程度。
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原来儒家搞的那一套,也是商人之道。
这么一想,原本加诸在这些商人心目中,儒家那套神圣不可侵犯的光鲜亮丽滤镜,顿时就碎了一地。
原来,儒家也同样是些蝇营狗苟之辈啊!
一时间,叫好声此起彼伏,鼓掌声更是连绵不绝。
有读过圣贤书的商人子弟,看到这情况,顿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有心想要站出来为儒家弟子反驳一下,可看现在这个场面,他们要是了站出来辩解,
估计很可能会被群殴。
只能说,底下高台那傢伙太会煽动大家的情绪了,简简单单儿句话而已,就让大家如此认同他的观点。
好在,时明还没有忘记自己的真实目的,抬起双手,向下虚压几下,继续道:“不是我想故意毁儒家,其实许多事情,只要揭开表象,就能清楚地看到其內在本质。儒家邀名,將自己货与帝王家,与商人邀名,向世人推销自己的商品,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其实本质上也没有太大的区別。”
当然,这么说,对於那些真正想要为百姓做事的官员来说,多少有些不公平,有些过於羞辱。
但这只是一种忽悠人的话术而已,欺骗性还是蛮大的。只要没有认真思索,
就很容易落到他的话术陷阱当中。
而这时候的那些商人富户,又哪里还能认真思考,早被时明说得热血沸腾,
然后飘飘然起来了。
毕竟他们与那些儒家名土之流,也是一样的嘛!大家都是包装自己,推销自己,没有谁比谁更高贵好吧!
当他们有了这个想法,那离时明忽悠成功,也就不远了。
时明继续道:“现在,有个机会摆在你们面前,可以让你们將自己,或家族的名字写进你们的县誌,青史留名。可以让你们在那条路旁竖碑立传,让你们的名字流芳百世,你们干不干?”
“干!干!干!”
现场居然有不少人大声附和起他来,
时明继续问:“还有人觉得,那只是收回成本时间慢一点的十几万贯,得不值吗?”
“没有,没有—·值!太值了!”
“听懂掌声!”
哗哗哗—
在震天的掌声中,时明看了眼率先叫的年轻人,心中不由暗骂一声:靠!
居然不是自己事先安排的那些托,这哥们好捧餵啊!回头倒是可以认识一下。
这个年轻人的年纪看上去,也就二十来岁,旁边还跟著个女扮男装的女子,
看起来其实就是『一眼穿』。
相较於女扮男装,英气逼人的赵敏,这个女孩的装扮,实在太过粗糙,完全就是『一眼假”。
赵敏边上的管事被她轻轻踢了一脚,然后那管事也跟著大声附和起来。再加上时明原本安排的托,这附和声就更大了。
时明又道:“我修过一条五十多里长的官道,所以知道一条宽八米,长五十余里的水泥路需要多少投入。其实工人成本並不算多,修路材料也可以从附近的河道和竹林里就近取材,更多的投入来自於水泥成本,但你们完全可以跟水泥商人合作嘛!”
说著,时明扫了圈在场的那些商人,“在座的商人,大多来自应天府和苏扬一带.—.”
“长乐侯,我是来自北平的。”
“长乐侯,我们这里是来自徽州的。”
时明轻咳了下,微笑著朝他们挥了挥手,道:“好吧!来自哪里的朋友都没有关係,我们会將应天府周边的官道分段,承包给大家重修。每段官道的重修价格,我们都已经给出了一个相应的底价,接下来便是拍卖这些官道重修承包权。”
顿了下,他又道:“至於其他地方来的朋友,有意承包你们家乡官道之人,
请到路政司登记个名字,无需拍卖,但底价必须得有。这些钱会用於修路,由路政司与地方官府,以及承包商,三方交叉监管。甚至,你们可以邀请一些族老进来监管,我们会公开帐目,儘量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这话说得相当漂亮,让许多商人都鬆了口气,然后纷纷叫好。
时明发现,之前那位青年依旧是第一个捧场的,相当给面子。
事实上,有些商人並不是怕钱,而是怕了钱,结果钱却被某些人中饱私囊了,根本没有用到实处去。
这种事情,他们见得多了,也知道“官”字那两个口的真正含义。他们只是富户,还能跟人家当官的闹不成?
站在五楼上,位於老朱身后半步的老汪,听到时明最后那句话的时候,鬍子都不由颤了颤,突然感觉压力好大。
老汪很清楚,水至清则无鱼,想要让地方官府乖乖配合他们路政司,如果没给对方半点好处的话,是很难把事快速办成的。
可时明却完全不管这些,而这些难题,却要他去解决,那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模样,让老汪心里泪汪汪的。
可当看老朱的面,他能说什么呢?只能抚掌而笑,並奉承一句:长乐侯说得好哇!
老朱也不由授著鬍子,觉得时明这种公开透明的作法,相当不错。如果可以,他甚至都希望户部拨向其他部分的款项,帐自也可以做到公开透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