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时明:儒学强大不了大明(1/2)
第84章 时明:儒学强大不了大明
当时明听到这些爭论的时候,便有些无言,因为他们爭论的东西,居然是九九乘法表到底是谁发明的。
有人说是时明发明的,但有人则说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
还有那什么数字符號,也不是西域商人传进来的,而是由华夏的数字文字衍化而来,
是西域商人抄袭过去的。
对此,时明其实不甚清楚,只能询问系统,
系统还真给了他一个確切的答覆,乘法表確实是先秦时期就有了,因为后世有这方面的相关出土文物。
只是在如今的大明,关於这方面的相关记载,基本上已经流失殆尽。再加上如今的儒家,对术数之道也不是很重视,甚至视其为旁门左道之流,更让术算之道处境尷尬。
说来也挺搞笑,身为儒家老祖孔子,那可是奉行君子六艺的先驱者,而六艺之中便有数』之一道。
结果他的徒子徒孙们,对此居然不重视,甚至还鄙视贬低术算班出身,將来只配当个计官的这些学子。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背叛祖宗,数典忘祖。
至於阿拉伯数字是否由中华文字衍化而来,系统也给出了一个不確定的回答,只能说,非常有可能。
时明他们的到来,让这场爭论暂时停歇下来。
为何说是暂时?因为很快,这些人就把时明拉来当裁判了。
对此,时明也觉得有些好笑,站在讲台上,朝那些学子抬手压了压,“首先,感谢那些给本侯爷脸上贴金的同学;其次,我得拒绝这样的行为,因为九九乘法表,我確实不是首创,这玩意確实是先秦时期就有了,只能说,祖先们的智慧结晶,我们作为后来者,居然忘了其传承出处,確实有些惭愧;最后,那数字符號是否出自西域商人,如今已经不可考,大家也不必费那心思。”
说著,时明扫视了眼在场的那些学子,继续道:“其实爭论这些,对於如今的你们而言,意义並不大。你们应该做的,是学好这些,然后为国家,为百姓做点有意义之事。”
“长乐侯,敢问何为有意义之事?”有人大著胆子问。
时明笑问:“你叫何名?”
看到时明居然问这学子的名字,大家都不由羡慕地朝这个年轻人看了过去,心中暗骂这傢伙太会见缝插针,溜须拍马了。
“回长乐侯,在下铁鉉,字鼎石,河南邓州人。”
年轻的铁鉉不卑不亢,根本没任何溜须拍马的意思,人家只是单纯的好奇。时明也有些意外地看了眼这个面相看起来挺朴实的年轻人,身上的衣服看起来洗得有点白。
看上去,並不是一个家境富裕的人,能来国子学读书,应该是从下面被推荐上来的。
虽然国家没有科举,但县学府学这些並未撤去。有些成绩优异的读书人,也会被推荐到国子学读书。
对这位铁骨錚錚的建文忠臣,时明还是知道的。
甚至朱老四靖难的时候,他是唯一个让朱老四啃不动的骨头。
当时朱老四进攻济南,据说这位將济南城上下经营得跟铁桶一样,把朱老四挡在城下十来天不得寸进。
后来朱老四准备孤注一掷,结果这傢伙发明了一招让朱老四恨得牙痒痒的招术一一把老朱的画像抬到城头。
朱老四起兵,本来心里就没底,很怕老朱从地下爬上来找他谈心,问他为何要造反?
为何要骨肉相残?所以,在看到老朱的画像后,朱老四就泄气了,最后选择了绕路南下。
靖难胜利之后,铁鉉被朱老四抓了,结果这傢伙还是不愿臣服於朱老四这位乱臣贼子,於是朱老四一怒之下,把他炸了。
是的,用油锅给炸了,想让他死后臣服於自己。
结果人家铁鉉硬是被油锅炸死,骨头也依旧背对著他。
当然,铁鉉的死法有好几种,有说刑的,有说凌迟的。刑就是骨肉分离之后再砍头,跟凌迟倒是有点像。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这傢伙的下场都挺悽惨的。
从建文帝的立场去看,这傢伙確实是铁骨錚錚真汉子。
但从朱老四的角度去看,这傢伙就是食古不化,顽固得跟茅坑里的臭石头一样,简直不可理喻,死不足惜。
对朝廷而言,这样铁骨錚錚的忠臣,没有哪个上位者会不喜欢的。时明其实也挺佩服这种硬骨头的,若易位相处,时明觉得自己肯定做不到这种程度,他没有对方的勇气。
別看大家都觉得他是个不怕死的,敢提出摊丁入亩之策,得罪天下士绅地主,但其实时明明白,有老朱保他,有自己训练出来的那些护卫护著他,自己还有压厢底保命手段系统,他的生命安全,其实没有外界看起来那么脆弱。
他的悍不畏死形象,都是外界对他带看滤镜的看法。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人家是真的悍不畏死啊!明知不臣服朱老四是个死,连家人都会跟著遭殃,可他还是那么做了。
时明很欣赏这样的人,所以看向他的神情都柔和了不少,朝他点头,“你的这个问题很好,在我回答之前,我想问一下在座诸位,在你们看来,什么才是对国家,对百姓有意义之事?”
有人回答:“减轻百姓赋税!”
也有人回答:“没有战爭!”
“整顿吏治,肃清朝堂蛀虫!”
时明看向了铁鉉,铁鉉回道:“我觉得有许多,但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太子殿下主持的摊丁入亩之政。”
时明点了点头,站在讲台上,开始侃侃而谈起来,“你们说的都没有错!但我要说的是,这些与你们,都没有太大关係。”
眾学子闻言,面面相,有些不太明白。
时明笑道:“你们现在只是学子,这些事情,离你们其实还挺远,只有你们当了官,
才有资格去插手这些事情。”
眾学子闻言,不由有些沮丧,就连宋訥听了,都不由眉头紧锁起来,看向时明的目光,没有多少好感。
他甚至感觉,时明这是在打击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