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明何时出现这样一號人物?(2/2)
不过时明並不觉得奇怪,因为许多读书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大同世界。
只不过隨著年龄的增长,遭受的社会毒打越多,这种理想化的东西,也就渐渐消失於他们的世界中了。
道同虽经歷过朱亮祖的毒打,但他的运气其实不错,在时明的干预下,他逃过了死劫,如今又在央行工作。
可以说,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再加上,他本来就是个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之人,会有这种理想化的想法,实在太正常了。
其实,时明所说的,让百姓老有所依,少有所养,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又何尝不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
另一边,在六合县当分行行长的李祺,也接到了时明派人送来的通知。他在这边当分行行长,
工作其实挺清閒的。
因为没有放款任务,所以他每天只需要对对帐目,保证底下的办事人员没有出错就行,甚至都不需要出去应酬喝酒。
当然,就算有应酬喝酒,也没有人敢给他送妹纸。
因为一旦被公主知道,老朱肯定是会发。
而李祺,在这方面其实也挺自觉。
相比时明拥有四个小妾,李祺反而有点『纯爱”的感觉。
得知时明让他明天回去一趟时,李祺便好奇询问前来送信的那个护卫,他们侯爷叫他回来,有什么要事?
前来送信的护卫,哪里知道时明心里的想法,直接摇头。
於是,李祺交待了下工作,当天就回了。
傍晚时分,李祺就已经回到了公主府。
附马的突然回归,自然让公主欣喜异常,结果一问才知,駙马不是因为想公主了才回,而是长乐侯召回的。
看到公主脸色不太好看,李祺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刚才的否认,有些直接了,急忙开始哄老婆。
相比之下,同为附马的时明,可就愜意多了。
崇寧小公主根本不需要他去哄,晚餐的时候,还频频给时明夹菜,直到三位小妾看向她时,她才回过神来,然后小脸羞红。
因为她给时明的菜,是韭菜,还有生蚝之类的东西。
在时明这边生活时间久了,特別是李红叶去训练之后,她跟秦锦绣呆的时间变多,自然也知道了一些夫妻生活常识。
甚至秦锦绣还教她一些夫妻之间羞羞的事,把时明整得多少有点负罪感。
但一想到自己这是在大明王朝,然后就哦!那没事!
晚餐他们吃的是烧烤,烤的是一些海货,诸如龙虾,生蚝之类的,桌子中间还有一盘炭烤鱼。
当然,素菜也有不少,韭菜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海鲜,是最近才从海边运送过来的海货。
时明喜欢海鲜,很早就想过从海边运送海货回来,只是有老朱的禁海令在,时明也不敢太过明目张胆。
但自从老朱派人开始打造海船开始,时明就开始派遣商队去沿海地带,悄悄弄海货去了。
有了时明派人过去的『带头动作”,沿海地带的一些渔民们也开始悄悄下海打渔,渐渐恢復一些海上活动。
虽然依旧是『走私』,但相比以往,可就明目张胆多了。
虽说,这对老朱的禁海令是一种挑畔。但在老朱的心思已鬆动的情况下,时明却並不担心,甚至还往宫中送过海货。
时明的送礼方式也简单,比如送些海参过去,能让太子標多生些子嗣。比如送些龙虾,三文鱼,扇贝之类的给马皇后,因为这些海货富含维生素,吃了对女人比较好。
至於老朱的其他嬪妃,时明没有討好的义务,最多就是给马皇后多送些分量,马皇后愿意分给谁就给谁。
虽然老朱有些生气,但面对好大儿跟大妹纸的笑容,老朱却又生不起气来。
只能说,时明拿捏住了老朱的命门。
其实一开始,马皇后是拒绝的,觉得吃海货太过浪费,毕竟海货从海边运送过来,耗费太高,
特別是这些鲜货。
至於说老朱的禁海令,马皇后没有提,因为她也知道,老朱已经开始准备剿灭海寇,为將来对倭岛动手做准备了。
所以,將来开海是必然之事。
许多事情,老朱並没有瞒著马皇后,甚至有些政事,老朱还会特意让马皇后替他拿主意。
但时明说,这是女婿孝敬丈母娘的,马皇后直接就笑纳了。
烧烤架前,小公主被大家看得有些羞郝,时明哈哈一笑,给小公主剥了只龙虾,把小公主给感动得心里美滋滋的。
至於三个小妾,时明没有给她们剥,当著小公主的面,她们可不敢轻易让时明帮她们做这种事,毕竟她们是妾。
时明能给他们烤烤串,就已经算恩赐了。
在这个时代,妾甚至都没有资格上主桌,时明平时能让她们坐在一起用餐,已经算是给她们优待了。
也就是崇寧的年纪还小,要是换成临安公主那么大,看她还愿意自家駙马为其他女人做这种事不?
李祺表示:妹夫你牛比!
晚上,给时明侍寢的是小公主跟秦锦绣从之前小公主有预谋地给他吃那些菜,时明就知道,这两个小傢伙,又准备对他做些羞羞的事了。
果然,三人躺在床上閒聊,没聊一会,两只小手便有些不老实地对他发动温柔攻势。
面对这对可爱的妻妾,时明能怎么办呢!
只能默默纵容呀!
好在两人也知道时明明天得上早朝,没有玩得太过分。
第二天早朝,时明打著哈欠,站在了武將行列之中,站在他前面的,只有曹国公李文忠,以及郑国公傻大茂。
毕竟其他国公都没在,时明在侯爵当中的地位,已经是妥妥的拿波汪,站在国公之后的首位,
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之前看到时明打著哈欠出现时,李文忠还有些奇怪,问他怎么跑来上朝了?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如今大家都看出规律来了,因为老朱特许,时明平时可以不用来上朝,而他一来,必定有事,
毕竟他搞的都是新政。
因为他的出现,大明都出了那么多新部门了。
那么今天,是不是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对此,时明也只能摇头,表示不知。
但其他人却觉得,他这是故意不愿说。
等老朱出现,大家山呼万岁之后,老朱便开始议起朝政。
大家议的是东宫太子与其余诸皇子的书简往来制式,以及诸王见东宫太子时的一些礼仪。
以前诸王见太子標的时候,虽然也有礼仪,但都挺隨意。
结果礼部这些文臣可能实在是閒著没事干,议起了这些事情。
老朱也没有阻止,因为他也觉得这些礼仪很有必要,这是在进一步为太子標树立威信。
为何会有“礼不可废”的说法,原因就在这里。因为有一定的仪式,事情才会显得更为正式。
但这些事情,看得时明就有些困了。
这种事,他听与不听,其实没什么区別,
就算他现在不懂那些礼仪,將来也会有礼官前去教他。
直到这个议题搁到一边,老朱才提起另一件事。
“鑑於各行各业的工匠们,为大明做出的那些贡献,促进大明各行各业的发展,经过朝臣们的一致决议,咱决定,给那些工匠们一些等级荣誉头衔,以及那些头衔相应的奖励,以此鼓励那些工匠们再接再厉!”
听到这个,时明就知道老朱今天叫他来是干啥来的了。
从老朱的话中,可以听得出来,那些头衔跟奖励,是老朱跟朝臣们共同决议出来的,並非老朱一拍脑门做出的决定。
时明轻轻呼了口气,心中暗道:终於,为那些工匠们跟朝廷討要的荣誉与奖励,总算到帐了。
时明已经可以预见,天下工作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会是何等的沸腾。那种一眼到头,看不到希望的日子,终於过去了。
“陛下英明!吾皇万岁!”
时明带头拍起了老朱的马屁,但这马屁,他是心甘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