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醍醐灌顶(2/2)
“那时候的状態,就是看什么都烦,想什么都烦,整个人都处在精神分裂状態。”
平时贤惠无比的妻子在孙排长眼里也不再贤惠,而是一身毛病。
他总是找茬挑起爭吵,似乎只有爭吵才能转移一点疼痛的感觉。
那天孙嫂正在床前包水饺。
他又一次挑起了战爭,大声吵闹的他还觉得不过癮,乾脆,抄起盛满白面的面瓢,一把扣在孙嫂头上,一头乌髮的孙嫂瞬间成了白毛女。
委屈的孙嫂跑了出去,叫来了几个隨军家属来评理申冤。
那些隨军家属都比他们年龄大,都是经歷了风雨的人,知道事情的原委在哪里,所以都採取了劝和的態度,两边劝,两边压。
在帮他们把水饺包完的同时,有一个好心的军嫂从家里端来了一盘炸山蝎给他们吃。
没想到,那天晚上孙嘉茂竟然睡了一个囫圇觉,没感到疼痛。
而且,一连三天都睡得很踏实。
一开始,他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惊喜地认为是病情突然好了。
直到再次疼痛发作,他无意中又吃了几个那天剩下的山蝎;奇蹟再次发生,竟然又不疼了。
他的注意力聚焦到了山蝎身上,发现了山蝎止疼的奥秘。
这种猜测,从部队医院的医生那里得到了证实,山蝎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於是,他让妻子去部队附近的山村里买了很多山蝎,除了吃,他乾脆在宿舍相邻的那间小屋里养起了山蝎。
他本身就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於是就开始研究养山蝎的技术。
从此一发不可收,不但养殖山蝎,並且攻克了山蝎生育繁殖的难关;当地新闻媒体对他的事跡进行了宣传报导,很多地方村民都来向他学习山蝎养殖技术。
他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一个废物,而是一个通过思考和研究能够创造价值的人。
他的生活开始感受到了阳光。
后来,他转业回到家乡,又发明了替代人工生发豆芽的豆芽生產机,开创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十几年过去,从一个小作坊开始,如今已经发展成了占地几十亩,专门生產豆芽机的大型机电生產公司。
因为提前打了电话,孙嘉茂提前半小时坐著轮椅在会客室等待他们了。
这是一个充满了孙氏风格的公司,每座建筑都修建了残疾人坡道,孙嘉茂坐著电动轮椅可以自由奔走在厂子的每个房间和角角落落。
很久没有来,他们先参观了一圈生產车间和產品展厅。
公司的规模又有所扩大;產品已经实现了从日產五百斤豆芽机到日產一百吨的豆芽机品种覆盖。
发展成了目前国內规模最大的豆芽机生產厂家;產品远销国內外。
虽然已经是晚上,仍然看见几波外省的客户在他们的展销大厅参观,厂区里迴荡著女解说员悦耳的產品解说声。
程磊他们是吃了饭过来的,所以,大家参观完了就坐下喝茶。
孙嘉茂拿出了最好的普洱茶款待他们。
话题展开,很自然地就引到了程磊最近闯红灯救人的事上。
程磊小声说出了自己准备捐款的想法。
孙嘉茂看了看他,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关键要有一颗爱心,但这种爱心不是一成不变的。首先是小爱,爱自己,爱家人,爱自己的小家;不爱自己小家的爱,那不是爱,因为,自身都不顾的人,其实还不具备爱的能力。”
程磊静下来,倾听孙嘉茂的真知灼见。
程磊很清楚,这个老排长可以说经歷了人世间所有的辛酸和病痛,他能挺过来,本身就是奇蹟!
他对人生的感想,绝对不是来源於书本,更不是道听途说,而是来自於自身生命歷程的真实感受。
孙嘉茂继续说:“小爱之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爱,那就是爱身边的人,爱朋友,爱同学,爱战友,爱亲戚,爱和自己所有有关係的人,和没有关係的人,这种爱是一种能力的增强,更是一种境界的提升。”
他转过头对著程磊说:“程磊,我知道你的家庭情况,你现在需要钱,所以,我建议你不要全部捐出这笔钱,最好捐出一半,留一半补贴家用,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几天你一定没好好出车,光应付採访,就够你忙的。”
一句话说到了程磊心坎上,他不得不信服地点点头。
王增奎是第一次来看孙嘉茂,当他看到孙嘉茂作为退伍军人先进典型被各级领导接见的照片时,感到非常新奇和佩服。
他在孙嘉茂和国家领导人的一张合影前站了下来。
陪同观看的孙嘉茂主动说:“这是二零一六年,我出席全国退转军人优秀代表会议时,与国家领导人的合影,我是作为自主创业的典型参加的。”
有一句话孙嘉茂自己没说,確切一点,他那次是作为当代退转军人,身残志坚的自强模范典型参加的那次会议。
就在那次会议上,有一位作家对他说:“孙总,我看过你的事跡,你就是中国当代的吴运鐸和保尔科察金!”
临別的时候,孙嘉茂很真诚地和他们说:“你们还年轻,很多事需要自己去体会,但我有一句话送给你们,人活著,绝对不是只考虑完成自己的家庭事业目標为目的,那只是人生的基础,是我们一系列目標的开始,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回来的路上,程磊突然冒出一句:“和孙排长比起来,我们遇见的那点困难,算个毛!”
他说这话时,是想起了復员回到家乡最初的那段日子,想起了一开始磕磕绊绊的就业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