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酝酿成立渤海好人帮(2/2)
对於学生们的课外知识需求,老兵们也有了初步了解。
老宋不失时机地预约了长寧中心小学的师生们去他的红色纪念馆参观学习。
从今天开始,他的红色纪念馆就会扩大將近一半的规模。
他又腾出了几间空房,今天就会把展品布置到位。
关键有一个出色的女讲解员毛遂自荐,每个周末,可以去红色纪念馆做义务讲解员。
她就是普通话丝毫不逊色於兴坊区电视台播音员的张梅梅。
转入第二阶段活动,大家是另一种心情。
那些熟悉的枪械和红色年代文物,让他们回想起了火热的部队生活。
大家一起把展品按照年代重新进行了布置,使布局更加合理,更加紧凑。
在这次活动快要结束时,赵海涛陪著孙部长来到了红色纪念馆。
他们带来了一件非常珍贵的红色纪念品,一把军號。
这把军號一看就已经有些年代,金黄色的铜號上已经出现了黑色的暗斑,而且,军號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凹坑,一看就是一把有故事的军號。
孙部长说出了这把军號的来歷。
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解放战爭时期,发生在铁马河畔的一场战斗。
当时,渤海独立营一个连,狙击敌人整整一个团的正面进攻,硬是將敌人在铁马河西岸阻截了一天一夜,完成了上级交给的狙击任务。
这场战斗下来,全连百十號人最后只剩下了三十六个。
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司號员吹响了这把军號,全连战士端著刺刀冲向敌人,最终压垮了敌人的最后衝锋。
而那名司號员却被敌人的一发炮弹击中,人被炸成了碎片,只留下了这把布满坑坑洼洼磕痕的军號。
后来这把军號,被一个参加那场战斗支前任务的当地民兵,在打扫战场时找到並私藏。
直到最近,这名年过八旬的老民兵才把这把拥有光荣歷史的军號捐赠给了武装部,同时,讲述了那段惨烈阻击战的战斗过程。
现在,孙部长把这把军號拿过来,把它捐赠给老兵之家红色纪念馆,供后人瞻仰纪念。
赵海涛让老宋吹响了这把军號。
老宋首先吹响的是衝锋號。
激扬的衝锋號声里,所有的老战士都默默佇立,將眼神投向远处,仿佛望著当年的那些先烈背影,勇猛衝向敌人阵地的雄姿。
然后是熄灯號,起床號,出操號。
每种號音都引起大家浮想联翩,往日岁月今又重现。
老宋最后吹响了开饭號。
大家的神经终於鬆弛下来。
中午吃的是aa制的工作餐,是在老宋的工程公司大锅灶上燉的大锅菜和机制馒头。
大盆子、大碗一起上,大家又一次体验了当兵时,全连干部战士同吃一锅饭的热闹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