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尘封的信件(2/2)
“好好说话,没大没小。”姜云挑眉训斥了一句,语调却异常轻松,惹的她的秘书看了她好几眼。
姜桂儿撇撇嘴,“知道了亲妈,刚才我在医院和外婆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没被骂?”姜云打断道。
“差一点,我跑的够快,骂就追不上我。”姜桂儿皮厚道:“亲妈你得给我撑腰。”
“直说。”
姜云并不配合姜桂儿的节奏,这让她只得放弃先前步步挖坑的想法,老实道:“我要去老宅给太婆取信。”
“取信。”
姜云正要签署合同的手顿住,放下了签字笔,看着落地玻璃窗外的高楼,“那你去取,老宅的备用钥匙在门口的坛底下。”
“耶,妈你不去医院看看吗?我感觉外婆杀气好足。”回想起刚才的一幕,姜桂儿心有余悸,她总觉得外婆看太婆的目光,全然没有母女情谊,更像仇人。
“姜桂圆,你现在不是拒绝和我沟通,要独立要自立?无事不理我,有事喊我妈,可不行。”姜云签字时落笔的劲极重,笔笔透纸,似刀锋尖刻。
“呵呵呵呵……打扰了姜女士。”姜桂儿迅速挂掉电话撇撇嘴。
“欣欣,我带你去乡下兜一圈。”说着,点开了车载导航,定位出发。
钱欣苦着一张脸道:“桂儿姐,品牌方想约你下午洽谈拍摄内容。”
“没空,让他们见鬼去。”
“对对对,让他见鬼去。”钱欣此刻牛马翻身,有老板撑腰,拳打品牌方一点不带怕。
姜桂儿车开的很快,很快就从市区开到了宝山郊区的乡村,看着周围出现稻田和麦浪,她眉目一挑,老宅的乡间小道,比多年前修的更宽敞了,车开起来更顺了。
道路是宽了,人却少了。
这些年,因为政策规划,这一块早几年就被归入了拆迁地块,村里的人就更少了。
现在还住在村里的,只有那些和太婆差不多年纪,老了不愿意离开的老人,与他们而言,离开更可怕。
停好车,姜桂儿单手扣在方向盘上,歪着头,束高的长发从脸颊庞落下,散在手臂上。
她的目光落在了钱欣手指翻飞,捶打的手机屏幕上,那上面一大串的绿色,印的钱欣的脸都绿油油的,挑眉,“还没说好?”
钱欣抬头,眼里斗志昂扬,“再等我一下,品牌方想pua我们,我在反击。”
“ok,你继续。”姜桂儿鼓励的拍了拍钱欣的肩膀,“那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取。”
“好的,桂儿姐。”钱欣比了个ok的手势,低头继续战斗。
姜桂儿看着比记忆里更破败不少的老宅,心里尘封的记忆,开始涌现,她的童年因母亲的工作而在这里度过过两年,在她记忆里的太婆是个有趣的有文化的小老太,而不是那个躺在病床上消瘦的老人。
她蹲下,移开门口长得茂盛灿烂的蓝色绣球,拿出钥匙,拧开木门。
“吱呀——”门推开,里面的场景印入眼帘,如门口的绣球一样,整洁干净,除了陈旧富有年代感,其他一切都是记忆里差不多的样子。
她顺着记忆上楼,直奔太婆的卧房,她知道太婆的信就在她梳妆台的樟木箱内。
她来之前准备好了撬锁的准备,没成想,樟木箱上挂着一把老旧的黄铜锁,却没锁。
她下了锁,打开箱子,箱子里面放着不少外婆的私人小物件,最醒目的便是一封已然泛黄的信,姜桂儿拿起,信上面的邮戳已经模糊,依稀只能辨认出1953的字样,发来的地方也不知是不是一直被抚摸的缘故,已经看不清了。
她眯着眼看了一会,辨认失败,放弃。
她合上樟木箱,小心的挂上黄铜锁,正要下楼时,忽然听到外面有声响,从屋内的窗户向外看去,可以看到小河边有人,她立刻警觉,村里进人了!
这里都是些老人,万一出什么事……不行!必须去看看!
她将信揣在怀里,快步下楼,往河边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