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入阁!(2/2)
“?”
这位公公宣旨无数,显然还是头一回见到宣完旨后问他吃了没有的官员,你当这是路上熟人相遇打招呼么,咱家若是说没吃你又当如何应对?
说起来,他来到鄢宅之后心中也是颇为惊愕。
这可是绳匠胡同的豪宅,房价高的吓人不说,还只有真正的达官贵人才有资格入住。
甚至他还隐约记得来过这里……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好像是前内阁首辅杨廷和的老宅吧。
想不到鄢懋卿这么一个小小的庶吉士,竟有如此能耐,实在不容小觑。
另外,通过这道圣旨中的内容,这位公公也看明白了一些事情,此刻自然更不敢轻易得罪鄢懋卿,于是配合的还了一礼道:
“吃了……既然圣旨已经送到,咱家便先回宫复命去了。”
“下官送送公公。”
鄢懋卿做了个请的手势,一边强行与这位公公结伴向外走去,一边借势往他袖中一送,一锭早已准备好的银子就送了过去。
“不敢当不敢当,鄢吉士实在太客气了。”
公公顿时喜笑颜开,两人距离明显拉近了许多。
“应该的应该的。”
鄢懋卿也是眨眼一笑,顺势又漫不经心的问道,
“对了公公,听闻今日早朝出了大事,夏阁老被皇上革职闲住,那么如今又是谁入了内阁?”
内阁现在就夏言和翟銮二人,如今夏言革职闲住,翟銮又是一口只想做老好人的不粘锅,内阁基本上就要停摆。
朱厚熜不愿站到台前,那就不可能让内阁失去作用,自然就得再选一个大臣入阁主持大局。
而如果历史大方向没变的话,这个人选轮也该轮到严嵩了。
除此之外,虽然如今有些提前,但朱厚熜不久之后应该还会选两个人入阁牵制严嵩,避免严嵩像夏言一样一家独大。
这两个人一个叫许赞,一个叫张璧。
据史书记载,张璧似乎算是个不错的人。
他曾担任朱厚熜设经筵讲学的主讲官,此前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当地地水灾频繁,他修太仓储粮,遇灾年赈济贫民,深受当地百姓拥戴。
不过关于他的史料不多,只知他入阁之后,次年就过世了。
而许赞这个人就很值得商榷了。
他是前吏部尚书许进之子,曾任刑部侍郎,有秉公断案之名,名噪一时。
可是据记载他为官期间,却在河南老家修建了一个占地面积高达五百四十亩的“许家园”,当地甚至都因为这个园更名为“园口”,这其中的费恐怕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他担任阁臣似乎也不长久,也是入阁次年便忤旨落职闲住。
再加上不粘锅翟銮也在同期遭人弹劾,削职为民。
仅是一年时间,内阁就只剩下了严嵩一人,朝中一时无与匹敌。
朱厚熜对此也并非没有担忧,于是又将更加强势的夏言召回复职,以图牵制严嵩。
夏言果然没有令人失望,回来之后立刻展开强力反扑,几乎瞬间压制严嵩。
为了排除异己,一年内光是被夏言罢官治罪的四品以上大员多达十余人,谴逐不尽公允,引得朝士仄目,然后……他就死了,以内阁首辅之身斩首于西市。
从这段历史便可看出严嵩父子的手段之厉害。
夏言、翟銮、许赞、张璧……一个一个阁臣,要么很难在严嵩入阁之后撑过一年,要么就得去死。
因此严嵩入阁绝对算是嘉靖一朝中不能不提的大事件,这才是真正的朝堂变天!
“皇上当朝宣布,命许赞与张璧二人入阁。”
这位公公虽收了鄢懋卿的银子,但也只会说大伙都知道的事,毕竟这点银子还不足以买他的性命。
“没有严嵩严部堂?”
鄢懋卿闻言一怔。
“该有严嵩么?”
公公也是一怔,似乎已经开始琢磨藏于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没没没,下官只是随口那么一说,毕竟严部堂也算是朝中德高望重的元老了,下官此前觉得他应是众望所归……公公慢走。”
鄢懋卿连连否定,随即将公公送出了宅子。
既然朱厚熜当朝宣布了入阁人选,而这人选中还没有严嵩的名字,那么入阁的事短期之内恐怕就没严嵩的事了。
不对劲……
明明应该是夏言下野,严嵩先入阁,翟銮无法与其相抗,朱厚熜为了平衡内阁,才在两年后提拔许赞与张璧入阁。
如今这顺序完全颠倒了过来……朱厚熜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与此同时。
公公出了鄢宅之后,又蹙眉沉吟了许久。
直到路过同一个胡同的严府大门时,他忽然将身后的亲信小太监叫到身旁耳语道:
“好儿子,稍后出了胡同,你借口去购置宫里用度,转道去一趟严府,切记从后门进。”
“见了严部堂之后,亲自替干爹转告他。”
“就说鄢懋卿不慎说漏了嘴,对他赞口不绝,是支持他入阁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