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漫画、巴掌印(1/2)
漫画產业可能也就在国內显得鸡肋,但是在海外,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產业。
不说北美的dc和惊奇,一本也有三大漫画周刊,每期都有几百万份的销量。
更不要说从漫画衍生出来的动漫、动画电影以及周边,一部大火的漫画足以带来百亿美元的营收。
在全球漫画市场上,港漫的风格其实也是独树一帜的,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
没错,正是接下来的八九十年代,和香江电影的黄金时期重合。
不过香江这个地方太小了,根本撑不起一家大型的漫画公司。
虽说背后的內地拥有广阔的市场,但正版根本卖不动。
此时的官方部门都没有版权意识,甚至还亲自下场盗版。
你起诉人家,人家直接把你给禁了,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除此之外,也因为港漫独特的风格,难以出现一部海外知名的漫画。
或者说没有哪家资本去將漫画运营到海外。
香江漫画做得最好的莫过於黄玉朗,八十年代初中期一度一统香江漫画市场。
隨后有钱了就胡搞,不仅跨界到电影行业,还投身房地產,为了上市甚至做假帐。
最后被《星岛日报》给搞了,公司被人家收购,黄玉朗也鋃鐺入狱。
所以他们的目光就盯著香江这一亩三分地,根本没想著走出去。
前世陈家华除了喜欢看网文,漫画也挺喜欢看的。
后世很多非常知名的漫画此时也都还没有出现。
如果由他来提供大纲,交给其他人填充细节然后画出来,再去好好运营的话,漫画重现前世的辉煌也未可知。
陈家华一直觉得漫画行业是大有可为的。
香江电影的衰落不可避免,各种原因匯聚成大势几乎不可阻挡。
漫画倒是可以凭藉海外市场,一直辉煌下去,毕竟一部大火的漫画连载个十年乃至二十年也是常事。
目前香江比较火的漫画有两部,分別是黄玉朗的《龙虎门》和上官小宝的《李小龙》。
他们背后的玉朗国际和《喜报》也是香江目前主要的两家漫画连载平台。
黄玉朗是个野心勃勃之辈,在漫画行业创业了七八次,肯定不会屈居人下。
三个月前刚刚成立玉朗国际,他也將开始步入事业的高峰期。
上官小宝在七十年代以来一直在漫画领域和黄玉朗爭锋,但对於漫画却是虔诚许多。
1981年,在《喜报》越发低迷之后,他甘愿连人带报被玉朗国际收购。
如果陈家华想要进入漫画行业的话,上官小宝的《喜报》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对於委身於竞爭对手,陈家华相信他肯定更愿意將《喜报》卖给自己。
这也是陈家华请自家老爸去收集《喜报》情况的原因。
回到房间,陈家华翻看了一下资料还颇为惊喜。
他对目前《喜报》连载的漫画不感兴趣,他只对《喜报》旗下的人以及发行渠道感兴趣。
发行渠道自不必说,《喜报》虽然只是份漫画报纸,但同样覆盖了全港,每天能够卖出两万多份。
玉朗国际的销量肯定还更高,如此看来,香江喜欢看漫画的人不少。
当然最让陈家华意外的是《喜报》的漫画人才团队,除了上官小宝三兄弟外,他还看到马荣城还有牛佬的名字。
马荣城是上官小宝的助手,牛佬则是上官小宝哥哥上官小威的徒弟。
他原本以为马荣城是跟黄玉朗的,毕竟他们两人的纠葛可是轰动了整个香江。
现在看来是马荣城隨著上官小宝加入了玉朗国际,然后开始崭露头角並迅速成名。
牛佬则是一部《古惑仔》隨著电影让他声名鹊起,但他之前在哪里做事,陈家华可不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