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大受欢迎(1/2)
1980年元旦,时间正式进入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
酝酿许久,最近热度因为《终结者》而一直居高不下的《新城晚报》第一期正式发售。
首印的一万五千份分发到全港各个报亭、茶楼以及书店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售罄。
幸好《新报》对此早有准备,很快一万份报纸又再次运了出去。
不过陈兴还是低估了大家对於《终结者》这部陈家华第一本科幻小说的期待。
报社准备的两万五千份报纸仍然不够卖,隨后不得不联繫印刷厂,紧急加印了一万份,才算是满足需求。
《新城晚报》作为一份新报纸,第一期就卖出去了三万五千份,毫无悬念地打破了香江报纸创刊期销量记录。
虽说绝大部分买报纸的人都是衝著陈家华的新小说《终结者》去的。
但是只要《终结者》这部小说质量不拉跨,能够吸引观眾读下去,在小说连载期间就能一直稳定住这个销量。
一份报纸仅仅依靠一部小说,当然肯定是不行的。
但只要销量维持住一段时间,观眾自然能够慢慢发现《新城晚报》的其他板块內容,然后渐渐养成购买《新城晚报》的习惯。
为了准备这份报纸,陈兴以及报社可是付出了不少心血。
不仅有对最新时政、经济新闻的分析,也有对港府最新政策的解读,比如元旦当日正式宣布取消的抵垒政策。
今后从其他渠道到达香江就没那么容易获得香江正式的身份证明了。
以前为了吸引人口的流入,港府专门制定了所谓的抵垒政策,也就是不管你从哪里来,只要你达到香江市区,就可以办理香江身份证明。
这一政策从1980年开始正式被取消。
除此之外,还有最新的娱乐內幕新闻,程龙的专访。
这算是彼此互惠互利,程龙的专访能够增加晚报的话题度,同时晚报也能够给程龙的新片《师弟出马》做宣传。
最后还有一些广大市民比较关注的民生新闻,以及关於物价、天气、公交等小贴士。
因此《新城晚报》第一期的內容可谓非常丰富。
不过內容再丰富,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陈家华的小说。
尤其还是科幻小说,他们都挺期待的。
香江科幻小说市场一直都不小,但是本土却没有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品。
这也导致市场都被海外的科幻小说给占去了。
唯一有些许名气的本土科幻小说《卫斯理》,其实更多地还是偏向於探险、推理。
而且让读者詬病的是,每当一个故事来到剧情最后,倪框推理不下去或者有逻辑漏洞了,他往往以“因为科幻”来解决。
再加上《卫斯理》倪框已经写了好几年,剧情也是无限套娃,让这部小说的热度越来越低。
现在陈家华这位当红作家说要发表科幻小说,让不少香江科幻迷颇为期待。
《终结者》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短短六千字,却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个未来世界。
人类被他们製造的机器人统治和奴役。
而为了反抗机器人的残暴统治,倖存的人类不得不聚集起来。
其中诞生了一位人类反机器人统治斗爭的领袖,带领著人类与机器人相抗衡。
为了除掉人类领袖,机器人统治者派出了一个杀手穿越到20世纪八十年代,前去刺杀人类领袖的母亲。
这个杀手,名叫101號终结者,一个和人类无异,却是个半机械半血肉的生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