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喜报》(2/2)
他没想到这么巧,《喜报》居然就在《电影双周刊》的隔壁。
他对《喜报》的兴趣可比《电影双周刊》的还大,毕竟漫画是他未来规划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陈家华本想明年《喜报》被黄玉朗报价的时候,再插一脚將《喜报》及其创作团队拿下。
没想到现在就提前遇到了这位香江著名的漫画家。
“鄺生,久仰,你们《喜报》就在隔壁?”
“没错,我们和陈总编差不多同时搬到这边的。”
“我记得《喜报》的销量应该不错吧,怎么还会蜗居在工业大厦?”
听到陈家华这样问,上官小宝不禁苦笑道:
“陈生,你可能有所不知,现在漫画行业也不好做。
《喜报》的销量因为主要就依靠《李小龙》,这两年一直在下滑,到现在已经跌破一万份了。
前不久,五月一號这天,港府对《不良刊物法案》做了补充,不仅周刊,报纸也同样纳入管理。
因此《喜报》也不得不整改,这进一步导致报纸销量下滑。”
因为对於漫画行业有想法,陈家华倒是对香江漫画的发展做过一些了解。
上官小宝口中的《不良刊物法案》他自然知道。
有很多人奇怪,为什么香江的漫画都是通过报纸来连载的。
其实在七五年之前,香江漫画也是以周刊的形式连载发行。
当时的漫画因为充斥著暴力、色情、血腥,一直被媒体行业看不起,儘管销量很不错,仍被视为末流。
那时还没有港漫一词,漫画周刊被称之为连环图或者公仔书,大有不屑之意。
而公仔书时代的霸主,就是黄玉朗创作的《小流氓》。
这部漫画听名字就知道大概的內容,讲的便是一群出身低下,混跡街头的小混混小流氓的故事。
《小流氓》每期封面都是血腥暴力的封面,用色大胆,相当吸引眼球。
后面就连上官小宝创作的《李小龙》同样也带有这种风格。
这引起了很多家长的不满,觉得自家孩子都被带坏了。
在1975年,因为很多家长的投诉以及舆论的影响,港府制定了这个《不良刊物法案》,严查当时市面上那些色情暴力漫画。
但港府就很搞,制定的这个法案仅仅只针对漫画周刊,报纸上连载的漫画不受管控。
这就让黄玉朗等人钻了空子,纷纷办起了漫画报纸。
黄玉朗的《生报》和上官小宝的《喜报》就是由此而来。
虽说漫画內容有所收敛,但好几年了港府也不管,他们便渐渐大胆起来。
现在看来港府准备对漫画报纸动手了。
这下陈家华有点明白,为什么在明年上官小宝会將《喜报》卖给黄玉朗。
应该是港府的管控导致《喜报》的销量越发惨澹。
黄玉朗的《生报》虽然也在管控之列,但是人家已经做大,有足够的资本对抗风险。
而上官小宝显然还处於单打独斗,没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明年终于坚持不下去,不仅將报纸卖给竞爭对手,连自己也加入了竞爭对手的公司。
“鄺生,这是大势所趋,色情暴力终究上不了台面,吸引眼球可以,想要被更多人认可,还是需要靠过硬的內容。”
“我明白,但要创作出大受欢迎的內容谈何容易呢?”上官小宝长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