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单行本印刷完成(2/2)
去世后,大楼前摆放著他的半身铜像,被领导评价为:“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刘一民想去看看,可惜今天的时间有点赶,没办法过去。於是推开人群,朝著上面跑去。经过一番寻找,终於找到了卖衣服的柜檯。
衬衣的样式有点少,刘一民买了一件白衬衣和一件天蓝衬衣,但是没有领带,皮鞋有倒是有,没有合適的。
又转了几个地方还是没有,刘一民骂了一声回到了学校里面,等过几天再出来找找。
4月10號,《人民文艺》的崔道逸通知刘一民单行本已经印刷好了,给刘一民准备了二百六十本样书,供他当礼物。
刘一民来到《人民文艺》,崔道逸兴奋地將书递给他。
书的上面还带著浓郁的油墨味,纸的顏色偏黄和偏软,封面上的图直接用的是《人民文艺》那一期的配图。
书的定价是一本6毛,不过跟刘一民没关係,又不是版税合同,他挣不到书的售价分成。
“刘一民”三个大字在封面的標题下面,曹禺给刘一民写的序放在了最前面,接下来是张广年、艾清、崔道逸,最后是《诗刊》编辑部。
崔道逸敏锐的察觉到了刘一民在他的名字上停留了几秒,於是笑著解释道:“那天你走之后,我看《诗刊》编辑部写了那么多名字,我们也不能弱了气势,於是就把我的名字给加了上去。”
刘一民笑嘻嘻的打量了崔道逸一眼,只见他脸不红心不跳也懒得戳破,只不过旁边的其他编辑却直接说道:“老崔,你脸皮可真是练出来了,两个名字气势弱,三个名字就不弱了?为什么不把我们的名字加上去?”
“你们这是誹谤!一民,走咱们进办公室里面说,这里人多眼杂!”
崔道逸拉著刘一民进了他自己的办公室,留下其他的编辑气得咬牙切齿,直到门关上,他们才羡慕的將脑袋转了回来。
“师兄,你能不能帮我找个三轮,我想把这拉到人艺。”
“好,我现在就去给你找三轮。”
崔道逸骑著人力三轮拉著一车厢的样书来到人艺,在他的发动下,来了不少人帮忙,
將书摆放进了曹禹的办公室里面。
等送走崔道逸后,刘一民跟人艺的其他人打了打招呼,来到了曹禹的办公室。
“老师,够吗?”刘一民笑著说道。
“够了,你小子,瞧把你得意的,你坐在这里,把你的名字签完再走。”曹禹曹禹將钢笔递给了刘一民,示意他赶紧写。
刘一民瞬间变成了苦瓜脸,二百多本,得写好几个小时。
“你赶紧签,不过记得给我留个地方。”
曹禹看著刘一民的苦瓜脸,丝毫没有心疼的样子。
“您也签?”
“我不配签?”曹禹反问道。
“当然配,您的名字写上去,我整本书都熠熠生辉!”刘一民赶紧说道。
“別贫了!”
一本书上籤著师徒两人,这是曹禹亲自给刘一民站台啊。
等刘一民签完一百多本的时候,手已经酸了,比正常写稿子累多了。曹禹头也不抬地问道:“出国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皮鞋和领带还没买好,没找到卖的,要么就是卖完了!”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我还有点外匯券,你去友谊商店买,顺便再买两个旅行箱装东西。一个箱子装衣服,一个装书,总不能两手空空去跟人交流,回来再继续签名。”
曹禹盖上钢笔抬头看向刘一民,接著又说道:“要是在法国惹出祸来,可不要说我是你老师!”
刘一民:收回了一个外匯券感动。
曹禹没有理会刘一民感动的小泪,走进排练场问蓝天野《驴得水》有没有排练任务,得知没有后,喊看朱霖,让她陪刘一民去友谊商店挑选东西。
“女同志眼光好,好好的帮他挑一挑!”曹禹说道。
朱霖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但她心里面打起了鼓,她也不懂西装啊。心里打定主意,
到哪儿就做一个参谋,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友谊商店在建外大街17號,距离人艺也不远。朱霖志芯的跟著刘一民来到了友谊商店外,门卫一双鹰眼锐利地扫视看进来的人。
朱霖扯了一下刘一民的袖子:“刘一民同志,咱们不是外国人,没办法进去啊!”
还真是,上次来友谊商店,刘一民是跟著穆拉土,穆拉土的样子一看就是外国人,但刘一民和朱霖一看就不是外国人。
刘一民想了一下说道:“你搭著我的胳膊,到时候他们问,我说英语,你就说我是归国华侨,我再展示一下外匯券,应该就没事了。走过去的时候,不要看他们,咱们理直气壮地走进去。”
朱霖咬了咬嘴唇,重重地点了点头。
“搭在我胳膊上,放轻鬆,你这是手,不是掛鉤。对,放轻鬆!”
朱霖的手搭在刘一民的肘窝处,刚开始还挺紧张,后来在刘一民的调整下,自然了不少。
“跟上我的脚步,可別踩我的鞋子!”
两个人理直气壮地从门卫旁边走过,门卫盯著两人看了许久,大声地说道:“你们两个,是没有看见我吗?”
“嘿,bro。”刘一民转身摆了摆手。
门卫走了过来,询问朱霖:“他说什么呢,不什么不,是不是在骂我?”
“没有没有,他是华侨,刚回国。”
“shoping(购物)”刘一民甩了甩手里的外匯券。
门卫打量了一下刘一民,外匯券確认无误,於是摆了摆手:“进去吧,进去吧!”
朱霖拍了拍胸口,笑著说道:“好险啊!”
不知不觉间,挽著刘一民骼膊的手越来越紧,两个人就像真正的情侣一样走在友谊商店,等到她发现后,赶紧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