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临行前的交代(2/2)
“好!”
“让化妆的同志,帮你看看!”
刘一民找了剧组的更衣室,换上西装,洋装里面套著中国的毛衣毛裤,不这样搭配,实在是冷的受不了。化妆的同志给刘一民的头髮整理了一下,在镜子前显摆了一下,猛地换上一身修身的衣服,看起来整个人挺拔了许多。
走进排练场,一群人艺的演员对著刘一民竖起了大拇指。蓝天野调侃道:“一民,你这形象,
应该来我们人艺当演员。”
杨力新站在旁边仔细地盯著刘一民身上的布料看,刘一民笑著说道:“蓝老师,我就不来跟力新同志,抢饭碗了!”
“哈哈哈!”
朱霖看著神采奕奕的刘一民,情不自禁地捏紧了手。
“你那单行本可得送我一套,必须是你跟家宝公都签过名字的。”蓝天野低声说道。
“给您老留著呢!”
4月10號,中青报关於“当代中国青年作家代表投票”正式印发,看著上面的人名,刘一民觉得这次中青报玩了个大的。
三十岁以下的作家,写过两篇小说或者诗歌的,有点名气的都列了上去。
这一期的报纸一发表,就引起了热烈的议论,与其说是议论,也不如说是爭论。但对於报纸来说,有爭论才有销量,才有影响力。
各大高校和一些作家小团体、杂誌、各地文联和作协都在討论著这份报纸上的名单。有名字在上面的高兴,至少这算是一种认可,没有名字的则黯然伤神。
曹禹又在《剧本月刊》上发表了一篇书评一一《狼烟北平》的文学价值分析,標题只是跟《驴得水》改了名字,但是只要沾上曹禹两个字,就没有人会觉得是换汤不换药。
《人民文艺》编辑部內,张广年看著评论笑著说道:“老万这还是忍不住了!”
“一民出国在即,万老显然也是不想让一民为这事分心。另外人艺那边確实有改编成剧本的打算,从院长到下面的导演、演员都十分看好。人艺那边为剧本的导演权,几个导演爭了起来,山尊同志都下场爭了。”
崔道逸说道。
“我也很期待,这故事的长度和厚度足以撑得起一部话剧。”张广年说道,
在大家议论的时候,刘一民显然没有心情去关注这些了。出发在即,作协和文联开始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培训,在外的一些礼仪,还有遇到棘手的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这次的代表团除了巴金和女儿李晓林外,还有三名作协的同志,另外就是刘一民了。培训的对象当然只有他们四个。
他们为別为罗孙、高兴建、徐驰,其中高兴建是翻译。
“关於法国国內发生的事情,咱们儘量不要做评价,討论要仅限於文学问题。外国记者提问的话,我们安排的是提问巴金先生。
你们出去要照顾好巴金先生,他老人家可是国宝,不容出现问题。”
等到培训结束,夏言进来见了见他们。
“刘一民同志,年纪轻轻,不错,年轻人是活水,是希望,你跟著老巴好好学。”夏言笑著说道。
夏言,写的《包身工》非常有名,当过文化部的大领导,现在负责电影协会方面的工作。
等巴金和李晓林一到,他们就坐上飞机飞往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