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出版出版,再出版(1/2)
第127章 出版出版,再出版
刘一民离开《人民文艺》后就直接来到了出版社,出版社责编李书热情地接待了他,听到刘一民过来,其他编辑办公室里面的编辑也纷纷跑了过来。
“你看看,你在我们这里可是炙手可热的作者!”李书笑著说道。
一个个编辑跑过来跟刘一民握手,询问他在法国的见闻,这架势实在是让刘一民有点招架不住。好在出版社的社长过来,一个个的將他们呵斥了出去。
“一个个的像什么话,看一看就得了,赶紧回去干活。稿子审完了吗?作者联繫了吗?稿子给改稿意见了吗?”
社长韦君怡连著三个问句,让一个个编辑缩著脑袋跑了自己的办公室。
“你好,刘一民同志,我是出版社社长韦君怡,让你见笑了。平日里来作者大家不这样,主要是你太有名气了。”
韦君怡一边握手,一边仔细地观察著刘一民,见他神色如常后,邀请刘一民和编辑李书去他的办公室坐一坐。
“一民,第二批单行本已经印好了,这次我们印了十万册。第一批是我们这些人太过保守了,
单行本受欢迎程度超过我们的想像。接下来,我觉得你跟咱们出版社,应该多多合作。
《狼烟北平》也可以出单行本嘛!李书,一民好的小说那么多,要抓紧。燕京那么多的出版社,近水楼台別让他人抢了先。”
“韦大姐,我正准备跟一民谈这个事情。”李书老老实实地站在旁边。
韦君怡作为老革命,清华大学的学生,参加过著名的一二九救亡运动,资格老,平日里出版社的人都称呼她为大姐。
这个年代,称一定岁数的女同志为大姐,对方不会觉得不舒服,反而十分受用。能被叫大姐的,莫不是自身有大功的老同志。
“一民,你在代表团回国的欢迎会上提的建议我看了,想不到你小小年纪,不仅写得好,而且站位也高,心思不仅放在自己的写作上,还提升到了整个文坛的层面。
文坛,就缺你这样有大局观的年轻人。”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com】
韦君怡先是將刘一民一顿夸,又將话题引到了刚成立的《当代》上面,一直在讲《当代》最近的文章如何如何。
刘一民知道是什么意思,眼观鼻鼻观心,就是不接话,接话也是夸《当代》上面的文章好。
韦君怡见不管用,心里面咬了咬牙,直接说道:“一民,《当代》想找你约稿,你手头有没有稿子?”
韦君怡身材微胖,干起事来极为干练,长久以来形成的做事风格,在气场上就能体现出来。盯著刘一民的时候,不由得让刘一民头皮一紧。
但一想到自己是作者,又不是旁边的李书,自己干嘛要紧?
摊了摊手,表示现在还没有。韦君怡无奈,只能说下次有稿子的话记著投给《当代》,刘一民走出办公室,李书紧隨其后。
出了门,李书紧绷的身体立马鬆了下来,晃了晃脑袋冲刘一民说道:“我现在带你去財务室领稿费。”
《忠犬八公》的基本稿费是三百一十五块,目前印了十三万册,也就是稿费总共是三百一十五块加上三百二十七块六毛钱,拿到了六百四十二块钱的稿费。
算了算手里面的钱加上《庐山恋》的,《庐山恋》短篇只拿到了八十四块钱的稿酬。现在存款加起来达到了二千三百多。
离置房买地当房东还差不少上次去法国之行了不少钱,让自己的钱包缩水了不少。
拿完稿费,李书低声说道:“一民,没事的话,赶紧走吧,要不然就又走不了了。”
刘一民当然明白,快步走出了出版社,刚骑著自行车离开,《当代》的主编秦召阳就跑了过来,他刚才有事,忙完了就往这赶,还是慢了一步。
“李书,你是浦志高啊,你怎么不拖延下时间!虽然你是出版社编辑,但咱们可是兄弟单位。
”秦召阳生气地说道。
“秦主编,我拦不住啊,这小子鼻子灵著呢,到那个编辑部都是围著要稿子,都成精了。拿到钱就脚底抹油,往外溜,我要是能拖住,肯定拖!”
李书叫屈道!
秦召阳看了看李书不像说谎,才冷哼了一声朝楼上走去。
李书心底哀豪了一声,当个小编辑可真难,主编得罪不了,社长面前战战兢兢,还得为作者著想。
他夹在刘一民和秦召阳之间一一简直是左右为男!
送出去了三张票,还有三张。刘一民自己留了一张,剩下的两张路过燕东园的时候给了教授杨诲和他的夫人。
刚改编《驴得水》话剧的时候,杨诲没少指点自己,现在成功首演了,不能忘了人家。
杨诲看到刘一民来送票,也感到有点意外,没想到这个学生还记得他。心里面对刘一民的评价提高了一截,至少不是那种用人在前不用人朝后的人。
看著刘一民,欣慰地拉著他在家里面吃饭,顺便喝个酒。询问他跟著曹禹怎么样,又叫他以后有问题可以直接来找他。
“写话剧的才知道写话剧的难,万院长为了一部话剧能一写就是几年,你好好的跟著他学总是没错。”杨诲笑著说道。
“杨教授,首演您可一定得到现场,到时候点评几句。”刘一民道。
“那是当然,不过你的剧本加上人艺的演员,绝对错不了。另外有件事情,前几天跟几个中文系的教授聊天,聊到了你。你跟一般的学生不一样,不一定要跟其他学生一样,一直要待在学校里。
上次去法国半个多月,以后说不定这种事情会更多。所以我们就商量,对你的培养,不单单依赖於课堂,你只要每次考试成绩不要不及格就行。当然你的及格標准,要比普通的学生更高。
你觉得怎么样?”
“这样系里面同意吗?”刘一民犹豫著问道。这样他当然愿意,时间自由了不少,至於及格標准,刘一民觉得自己肯定没问题,大不了像后世的大学生考试前突击一下。
『我当了那么长时间的系主任,这点建议权还是有的,孔夫子都知道因材施教,我们这些新时代的教授,总不能比孔夫子还呆板吧!不过平日里可不许不上课,只是有事的情况下,允许你长时间请假。”
杨诲板著脸说道。
“明白,我一定会好好学。”刘一民举起旁边的小酒盅,笑著道:“杨教授,全在酒里了!”
杨诲看著他这样干,笑骂道:“搞得好像咱们两个在做什么交易,以后好好写书写剧本,写的不好,我是要在报纸上骂你的!”
杨诲別看个子矮,但骂人厉害著呢!只能说,论骂人,这些文学大师称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5月28號,《中青报》刊登了刘一民的报导,以“青年作家刘一民的法国之行”为题进行了长篇的报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