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163章 爭夺改革文学话语权

第163章 爭夺改革文学话语权(2/2)

目录
好书推荐: 男女频双穿:恋爱宫斗?都鯊了! 纯阳帝君从拜师火龙真人开始 谁让他当大侠的! 洪荒,我云霄,证道执掌截教 这个师兄有点怪 手握黑料,娱乐圈的操盘手 重回八五:从闯二线关开始 半岛:让JYP再次伟大! 诸天:火影,玖辛奈是大女主?? 半岛:我的女团是战场

陆遥讲的正是最后命名为《人生》的小说,改革文学的初步理论提法让他开始授清自己的基本脉络。

觉得去年想的还是太过狭隘了,应该將主人公的人生放到更大的时代里进行对比,去经歷时代的浮沉。

刘一民仔细地倾听,並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態度。他现在的想法跟《人生》原有的小说相比,差距很大。有种过於追求时代的宏大,而忽视了小说故事的细节。

“陆遥同志,宏大的故事有宏大的好处,小处落笔的故事笔墨更加集中,各有各的好处。但是如果既要宏大的故事,又要细节的话,你得想一想如何的兼顾,过於追求形式,就容易忽视了內容,最后成了四不像。”

陆遥点燃起香菸沉思,思考起自己该如何写作。

在刘一民看来,陆遥是自己的鸡汤中毒了,听从刘一民的號召,扛起时代赋予的作家责任来,

想从大局来指点一下风云。

鲁迅文学奖颁奖仪式之后,“改革文学”的提法经由刘一民之口迅速在文坛颳了起来。各大报纸都开始刊登关於“改革文学”的评论,任何文学新思潮的出现,必然伴隨著口水战,“改革文学”也不例外。

有人在发表著对“改革文学”的见解,有人在攻击“改革文学”。文学界的偏佐派和惜春派对於“改革文学”的出现整体上都是乐见其成,毕竟算是中和了两派的意见。

文学界的报纸鼓吹的多,各地方的报纸批评的多。

“改革文学”是写现在的,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各地的人和事儿。很容易引起当地的误会,

认为这是对他们的工作的批评。

要不然《津城日报》为什么要连著批评《乔厂长上任记》,谁让蒋子龙就是津城工厂的工人。

刘一民一下子接到了几十封约稿信,全都是想让他谈一谈对“改革文学”的见解,刘一民先提出,那肯定意见更重要。

此时刘一民就算是放个“改革文学”的屁,都能发表,这丝毫不夸张。

刘一民从来没想过,自已有一天会受到文坛如此喜爱。

几个燕京的文学团体邀请刘一民,都被他以学校课程繁忙给拒绝了,有这时间,还不如写几个字。

《人民文艺》內,张广年找到刘一民,希望他在《文艺报》《人民文艺》和其他的报纸上,大胆地发表对於改革文学的意见。

“一民,这对於你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儘管文学思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眾多作品的出现后而整体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格。例如伤痕文学、左翼文学等等。

但这些文学思潮的发展,也是需要理论化的。你既然提出来『改革文学”这个概念,就要大胆地表达你自己的见解,为『改革文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和进行理论化尝试。现在你发表的评论,將会成为以后研究的资料。”

张广年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解释,刘一民听完后,抿了一口茶说道:“您是想让我扛起改革文学的大旗来?”

张广年用手指敲著桌子,笑著看向刘一民,没有说话,但意思就是那个意思。

过了一会儿张广年才说道:“这是文坛对你的期望,这也是我们对你的期望。”

张广年先是文坛,接下来是“我们”,这个“我们”可是有意思了,“我们”到底是谁?

刘一民没问,张广年自然也不会说,问明白了反而不好。

“说几句关起门来的话,你觉得伤痕文学已经没有未来了?”

张广年思索片刻,又问出自己心底深处的问题。

他作为惜春派,伤痕文学的兴起与他密切相关,但跟刘一民交流,一直没有主动谈起过此类话题。当然,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对伤痕文学没什么好观感。

“我是这么认为的!”

“理由呢!”

“往日种种警如往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算下来已经过去两三年了,跟十年比起来,已经过了三分之一,我们文坛总不能现在,將来一直批判这十年。

对於一些老同志和老张你来说,十年的经歷对你来说刻骨铭心,但我们批判的目的是什么?是批判?还是前进?我觉得批判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一直批判下去,我们就一直没办法放下包袱。包袱已经批判没了,为了批判,就主动去找包袱批判,那符合事物发展的趋势吗?

以现在和將来的十年,批判上一个十年,又或者以二十年,批判上一个十年?改革是趋势,文学的发展,自然要跟著时代走。

新中国前,左翼文学大肆批判旧时代,到了建国后,开始进入十七年文学时期,謳歌新时代。

我觉得,改革开放也是一个时间点,文坛要注意脚下,注意前方了。”

张广年仔细地听著刘一民的话,声音不断地在他脑海里迴响。过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一丝欣赏的微笑:“你的话,比你在领奖的时候讲的更尖锐,也够刺耳,不过掏一掏耳朵,没什么不好的。”

“颁奖的时候,我也想讲那么多,可惜就怕有些人听个声儿就跳脚了!”

张广年既然愿意这样说,加上刘一民对他的了解,索性將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同志们整体还是能听得进去不同意见的。你的文字很有灵性,要是进入作协工作对文坛好,

但是对你个人未必是好的。”

张广年这话,也是对自己的总结。他晚年常常懊悔,文字被体制和公文所拖累,经常给周杨改公文,后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时发现缺失了年轻时的灵性。

接下来的时间里,刘一民接连在《文艺报》上发表了多篇关於“改革文学”的评论既能挣钱,又能爭夺关於“改革文学”的话语权。话语权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却又確確实实的存在。

有时候你不爭,也会有人想让你去爭。

接下来刘一民在《文艺报》等报纸杂誌上接连发了好几篇的“改革文学”评论。

《什么是改革文学?为什么改革文学將是下一个文学创作主阵地?》

《我们为什么需要改革文学?》

《“乔厂长上任记”一一改革文学的先锋之作》

《改革文学中关於“歌颂”和“批判”的立场问题》

《人民需要改革,读者需要改革文学》

一篇篇文学评论的发表,每一次都能引起热议。不少报纸看得干著急,约稿函发了一封又一封,最后都石沉大海。

约稿信没用,那当面堵门有用吧!燕大的宿舍,不少编辑都上门求稿,可惜刘一民同志脚底抹油,溜了,除了上课外,就住在了自己的四合院里。

倒是陈大志和李学勤搭了一辆快车,他们两个被退回的稿子,竟然神奇地在推销了数次之后推销了出去。

陈大志的稿子被《燕京晚报》给拿走了,李学勤的稿子则是被《广播电视报》拿走刊登了。

目录
新书推荐: 港娱天后1988 水滸之梁山最强寨主 网游之我锻造的装备有亿点强 开局召唤100个小鲁班 从僵综开始极道推衍 我能无限复制天赋 龙珠:超六悟空,刷爆战斗力 龙珠:请叫我超级贝吉塔 盘龙:我能复制天赋神通 吞噬星空之焱族真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