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追风箏的人》改编(1/2)
第167章 《追风箏的人》改编
太阳下山,两个人在书房里待了这么久,刘一民也饿了。於是拉著徐驰去外面吃饭,边吃边讲到国营饭店,徐驰要吃滷煮,那玩意骚哄哄的刘一民吃不惯,他自己单独要了一份面。
刘一民吃了一大口垫了垫肚子之后,开始讲了起来:“去年是藏地和平解放28年,看到了相关的祝贺文章。又仔细研究了许多的史料,燕大图书馆里的资料我都翻了一个遍。”
“以两个男孩儿友谊开始,这个切入点在整个悲惨的时代面前,显示出了强烈的反差感。”徐驰感嘆了一句,继续听刘一民讲了起来。
刘一民的这篇文章是《追风箏的人》汉化后的作品,《追风箏的人》讲述的是阿富汗的两名男孩儿,一主一僕从友谊,到友谊背叛再到救赎的心路歷程。
刘一民將故事的发生地改成了藏地,主人公自然也是藏地的主人公,卓客土司的儿子卓客次仁和忠诚的僕人洛桑的故事。
卓客土司是一名年富力强,具有爱国精神的土司。他接受过汉地的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平等意识,对自己的奴隶和领地的子民要好於其他的土司。
於是有很多头人带著自己的人投奔卓客土司,於是卓客土司被很多土司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但是由於领地子民的拥护和勇猛的军队,那些土司也拿他没办法。
卓客土司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卓客次仁,卓客次仁的性格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同,更加的书生气。
卓客土司虽然认为这是文明的表现,但在藏地,书生气是没办法成为铁血土司的。但他的管家却劝他,儿子不能由父亲涂涂画画。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卓客次仁跟管家的关係特別好,同时他还有一名忠心的僕人洛桑。
卓客土司对洛桑和洛桑父亲的好,超过了对一般意义上的僕人,卓客次仁嫉妒洛桑分走了他父亲的爱。
但他的嫉妒,並没有影响洛桑的忠心,平时不管什么时候都亦步亦趋的跟在卓客次仁的身边。
藏地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叫做望果节,农民渴望丰收的意思。在望果节之后的几个月,秋收之时,人们认为放风箏会引来风力,有利於脱粒(將粮食和穀壳拋到空中,借著风把穀壳吹走,留下真正的粮食。)
望果节之前放,会引来农民的不满,因为早早的將风招来,在丰收的时候將无风可用。
在放风箏的这一天,所有人会聚集在空地上面或自家的房顶,勇敢地放飞风箏,並指挥风箏进行打架,互相割掉对方的风箏。
附近的几个土司一起商议,將举办一次盛大的放风箏节日。他们的儿子將参加这场比赛,看谁成为年轻一代的英雄,这也影响到他们土司之间的利益协议。
在空旷的草地上,一群土司品尝青稞酒和欣赏歌舞,他们各自的孩子还有领地的年轻人在勇敢地进行比赛。
卓客次仁不负眾望,割掉了所有的风箏成为了第一名。洛桑骑著马去帮卓玛追第二名掉落的风箏,这个风箏抢到手代表著是这次风箏比赛的第二名。
第一和第二都影响著土司利益协议的分配,
洛桑骑著马去追逐风箏久久没有回来,卓玛次仁收了风箏得到父亲的表扬后,勇敢地跃上自己的骏马,朝著日落的方向追去。
他越过山坡,看到了洛桑的马正在低头吃草,远处传来洛桑的惨叫。另外两个土司的儿子和手下,正在对洛桑进行凌辱。
卓玛次仁躲在山坡下不敢露头,直到洛桑出现,疲惫地躺在马上,晃荡著往回走,他手里依然掌著烂了的风箏。
几个土司什么便宜都没有占到,只能而归。
之后的日子里,洛桑像是变了一个人,不再像往常一样。洛桑的父亲得到土司的允许后,恢復自由身,带著洛桑离开了卓客土司的官寨,到了几个土司领土的交界处生活。
后来,一名土司联合外国侵略者攻击卓客土司,卓客土司和另外几名土司联合起来对侵略者发起了勇猛的反击,可惜败在了洋枪洋炮之下,只能远走汉地。
在汉地生活了若干年后,卓客土司去世,卓客次仁接到了老管家的书信,称洛桑被故对土司的儿子找到杀害,现在洛桑的儿子被抓,正等看他回去救。
早已在汉地结婚的他,纠结了几个晚上后,终於再次回到了他的家乡,开展了一次艰苦的救援,也是他对洛桑的赎罪。
卓客土司走后,他的子民全部成了奴隶,被任意的打骂凌辱甚至杀害,脚上戴著沉重的,
他经歷千难万险终於找到了洛桑的儿子,並带回了汉地。
可惜这个孩子一直闷闷不乐,童年的创伤早已影响了他的成长。直到藏地和平解放后,卓玛次仁带著他再次回到了藏地,在草原上放起了风箏。
並亲自帮洛桑的儿子去追风箏,说出那句洛桑对他说过无数遍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其中不单单汉化了《追风箏的人》,以外国人想要入侵xz的歷史为大背景,合了著名的电影《红河谷》,讲述了一段藏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可歌可泣的歷史。
卓客次仁带著洛桑的儿子回到藏地放风箏,也预示了和平解放后,藏地人民的生活开始迎来了新的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