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敲定合作(1/2)
第189章 敲定合作
四合院的木门因为长时间没开,推开门的那一剎那,门枢“吱扭”一声,又像是二胡的长吟。甚至,门框上方还落下些许积尘。
影壁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影壁前的竹影杂乱,还有一些杂草。
“编辑同志,多担待,刚回来,也没有专门的茶水!”刘一民將东西放下后,洗了洗脸,推开了书房的门。
书房的书卷味扑鼻而来,又给文竹浇了浇水,叶子已经泛黄,也不知道能不能活。
“刘一民同志,是我打扰你了,你刚回来是很累的,应该我跟你说一声担待。没办法,我们商务印书馆的陈经理说了,出一本我们抢一本!”
商务印书馆的编辑毫不掩饰他们的野心,说话的时候带著一种粗獷之极的豪迈。
经过聊天,原来这名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已经在四合院的门口呆了一上午了。车本来是早上到的,但是晚点后就到了中午。
刘一民举起了拇指,可真够拼的!
“按理说你们商务印书馆有很多的外国稿件正等著出版吧,你们没有稿件缺口啊!”
如今的外国名著很受国內的文学界欢迎,班里的张曼菱在书店排队排了那么久才买到一本《欧也妮.葛朗台》。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里面外国著作占比很大,按照目前的情况看,他们不至於这么急著拿国內的稿子。
“水库里面確实特別多,雪莱、尼采各种各样的稿件都有,年初陈元同志向上面报告,要出版一百种的世界名著,现在正在进行紧张的准备工作。”
水库就是稿件库,他们內部人將书稿库称之为水库。
“所以,你们完全可以不用这么急嘛!”
“刘一民同志,你想必不知道,国外的名著翻译和整理工作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为什么大家抢著买还买不到。也有需求的原因,还有就是印的比较少。商务印书馆琉璃厂书店復馆开业的时候,买汉译名著的读者把玻璃都给抢碎了。
有的只能卖几千册,我们也不敢多印。读者群体最大的,还是咱们国內的书。”
编辑解释道。
“所以你们用洋拐杖的时候,土拐杖也不能丟!”
编辑了一下,而后开口笑道:“你这个比喻很奇妙,我非常喜欢,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才有了,跟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出版你的单行本的事情。《追风箏的人》作为一本长篇小说,我们很想拿到出版权。”
“编辑同志,一直在谈,还没问你怎么称呼?”刘一民笑著问道。
“我叫黄春雨,在商务印书馆算是新编辑。刘一民同志,我们知道以前他们出版社给你的是百分之三的印数稿酬。7月份印数稿酬正式恢復,基本稿酬的標准提高到了千字3一10元。我们愿意按照千字10元付基本稿酬,百分之三付印数稿酬,並且五万册以上不递减。”
黄春雨诚恳地说道。
刚恢復的印数稿酬是万册百分之三的基本稿酬,跟人民文学没恢復的时候给刘一民的一模一样。看来李书当时给刘一民印数稿酬的时候,是吃透了以前的政策。
但恢復的百分之三不是一直是百分之三,卖到五万册以上,这个標准就要开始递减,
也就是说,五万册以后,钱越来越少。
黄春雨给的条件,还算带点诚意。
“唉,我跟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李书李编辑可是好朋友啊,老黄,你这让我很难办啊!”刘一民嘆了一口气,坐在书桌前无奈地说道。
黄春雨赶紧道:“刘一民同志,我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单行本的精美程度是人民文学没办法比的,还有厚重的歷史积淀,你在我们这里出版,绝对比人民文学要好。”
又从挎包里拿出了几本最新出版的外国名著放到了书桌上:“刘一民同志,这是最新出版的《基度山伯爵》还有另外的几本名著,专门给你带的,以后想看什么,可以跟我说。”
《基度山伯爵》也就是后来的《基督山伯爵》,翻译的名字不一样。
封面上,大仲马的名字印的很显眼,这是一本很典型的復仇爽文。
刘一民笑著说道:“老黄,你这么有诚意,我还能说什么呢,等李书来了,我再跟他说些好话吧!”
黄春雨激动地握住刘一民的手,高兴地说道:“说什么好话,乾脆以后就在我们商务印书馆出版算了。”
“老黄,你们一个个的..:”刘一民拍了拍黄春雨的手,无奈地笑道。
此时黄春雨,恨不得刘一民跟李书闹翻,少一个竞爭对手。
黄春雨连合同都准备好了,两人快速地签订了出版合同,徐驰送给刘一民的印章,此时派上了用场。
老徐同志,不仅答应了给刘一民刻章的承诺,还一连刻了好几个,其中就有严肃的签名章。
黄春雨看著章笑道:“一民同志,你这个章不错嘛!”
“是吗?徐驰同志刻章还是有一手的!”
黄春雨拿过章把玩了几下,羡慕地放回了原位置。
黄春雨走后,刘一民刚想休息一会儿,四合院的敲门声又响了起来。打开门一看,老黄同志去而復返,还扛了两个大西瓜。
“一民同志,西瓜你拿著,天热解暑。你刚回来,好好休息!”
放下西瓜,黄春雨摆了摆手不让刘一民出来送,笑著离开了。一路上,骑著自行车跑的飞快,回到商务印书馆,就向编辑室主任报告了这一好消息。
“春雨,辛苦啦辛苦啦,说实话,对於能从人民文学手里面抢到稿子,我心里面是犯嘀咕的。没想到,真的没想到,这下该轮到人民文学傻眼了,等他们求著咱们来共同出版吧!”
编辑室主任想到以前人民文学那副样子,就气得牙痒痒!
黄春雨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也没啥,就等了七八个小时而已,小事小事!主要是打了一个时间差,一民同志刚从川省回来就被我给堵上了,估计人民文学那边,还不知道刘一民同志已经回来了!”
编辑室主任拍了拍黄春雨的肩膀,表示对他的辛苦,自己都记得。
又勉励了几句,最后说道:“以后刘一民同志的书就由你负责出版吧,你就是刘一民同志的出版编辑了,记住一定要维护好跟作者的关係。
你经验少,以后有什么不懂的,一定要多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