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纪把总(1/2)
把总这个称呼,不算正式官职,在明军中多用於小头目,一般来说管著四五十人的都可以称为把总,后来很多地方也都將小领导称为把总。
火药局的把总也就是工头,但是因为是官营工厂,所以算是有正式的编制官职,未入流的小官,待遇和衙门的捕头差不多,就是没啥油水,还是个苦哈哈的工人。
眼前这位抽著焊烟,十月了还光著膀子的精壮男人,姓纪,火药局一位负责锻造火器的工头,技艺精湛,人称纪把总,因为还有个儿子也在火药局中,所以都叫他老纪把总,其实也就四十不到的年纪,远远称不上老。
此时的他正愁眉苦脸,因为他那爱闯祸的儿子现在不见了,而此时新皇帝到了火药局的门口。
朱祁鈺的车驾抵达王恭厂。
王恭厂是一个胡同的建制,隶属於工部,宫內派太监监管,这年代没有什么工厂和流水线的概念,就是普通的民房作为工坊,王恭厂胡同內既住人也製造,所以条件非常堪忧。
工部的官员和太监很聪明,將火药的库房放在了最外头,来巡视的官员只查库房的话,就不用深入胡同內,不会看到真实情况,所以將外头搞的乾净光鲜。
当朱祁鈺到的时候,工部的管事人仅仅是一个品级八品的照磨小官,照磨是负责掌管宗卷和钱穀事务的属吏,他们的职责包括对財务的审核、文书的整理和档案的保管,也就是財务兼职会计兼职人事兼职行政。
明朝的底层官吏制度从这个小官的工作上就可以看出一些不合理来,別看是个小官,不管在什么公司,財务兼会计,这钱归你收又归你管,操作空间就大了。
工部照磨名为刘思,年三十五,矮个头不到一米五五,监管的太监名为李庆,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太监,见到金英双方就对视了一眼,显然有些关係。
朱祁鈺走上前,眾人纷纷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粗略一看,在场的工匠得有三百多人,金英使李庆上前:“陛下,这位是火药局的管事太监李庆,是个做事利索的。”
见他如此带有偏向性的介绍便就明白,这是他的“子孙。”
太监有著严格的等级制度,老太监瞧中了年轻的后生想要提拔他们,就收为义子,这种事情司空见惯了。
在皇帝面前,李庆有些慌张的说:“奴婢李庆,参见陛下。”
“起来吧。”
“你这在火药局多久了?”
“回稟皇上,三年四个月。”
朱祁鈺向著库房的方向走去:“火药局现在多少人,每日可產火药多少,弹丸多少,库存火药多少弹丸多少?”
李庆声音有些颤抖,但是数据都答上来了:“王恭厂分火药局和兵器局,火药局中有工人一百六十三,其中十年以上的八十五人,每日全工情况下可招部分帮工,日產火药五十石,大小弹丸一千枚,因火药不能长期保存,库中存有常备火药三千石,大小弹丸两万三千枚,近日在加急生產。”
伴隨著说出来的数据,李庆还给朱祁鈺递过来帐本,他不怕查。
不是心里没鬼,而是因为他知道朱祁鈺看不懂。
朱祁鈺这辈子就没来过火药局,对於此处的门道一窍不通,便是將帐本原原本本的放在他面前,他仔细的翻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吗?
实际情况也確实如此,朱祁鈺確实没能力从这帐本中查出什么事情来,当然他今天本就不是来查贪污受贿。
事情分主次,现在瓦剌大军当前,他得確保至少库房內的火药和弹丸能够支撑上城防所需,別都是些掺了沙子,打不出去的次品货,至於说摆出一副要查帐的样子,也不过是为了震慑一下这群人而已。
第二个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自己的金色工匠。
刚要走入库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