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萧规曹隨,墨守成规(1/2)
“瓦剌方才退去,京城四处未稳定,陛下怎么会忽然间如此有条有理的多了这么多改革之想法?”
朱祁鈺走了之后,高谷嘆息一声略带抱怨的说著,眼神不时的撇向了于谦那边。
他方才想明白,皇帝怎么可能如此短的时间內,一二三四五六,列出这么多发展方略?肯定是有人諫言了,此时他最怀疑的就是于谦,其次怀疑王竑,因为皇帝大部分时间都和他们这些內阁臣子在一起,要要跨过他们给皇帝諫言,于谦可以,王竑也有机会。
其他人想明白过来,也和高谷有著同样的想法,一时间莫名的矛头就对准了于谦。
王直言:“现局势刚稳定,就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定会引发一系列的事情,目前来看万不可能过於激进。”
商輅却说:“陛下也是为了大明著想,想要做一番改变出来。”
“你太年轻了,陛下有建功立业的想法肯定是好的,但是这些想法想要付诸实际得多少钱,得用多少人?这个你考虑过吗?国库剩余的银两足够吗?”
双方之间似乎忽然间產生了一些矛盾,虽然商輅也认为皇帝的想法难以实现,但是他是有意愿做的,因为皇帝的那一句,谁想到好的方案项目就交给谁。
他年轻,他需要丰富自己的履歷,也有衝劲,他知道自己这样的年轻人不过是战时被临时拔擢进入內阁,现在战乱一平,內阁或无自己的一席之地。
青年才俊和年迈的上位者之间天然的存在著无法调和的矛盾。
高谷苦口婆心的说:“太上皇也有心变革,要效仿先帝出征,结果如何诸位都看在眼里,古语言萧规曹隨,朝堂之事,国家大事都非一蹴而就的,万不能今日一个想法就做,明日一个想法又做,朝令夕改,下面做事的人都找不到头绪。”
一直没说话的于谦,此时开口了:“陛下只是提出了一些想法,未说就得颁布下去,而是让翰林诸位学者討论一番,此事总是无错的,两位阁老,陛下第一道政令,应执行才好。”
王直高谷对视一眼,面容中皆是忧虑。
王直觉得彭时商輅如此的年轻对於政务上的事情缺少警惕心很正常,但是于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惊醒的人,怎么也如此鲁莽。
两人更加確信就是于谦给皇帝諫言改革的。
“于谦,鲁莽行事,后果你可考虑好了?”
这一天的內阁会议不欢而散,缺少了外部危机后,內部矛盾开始浮出水面。
朱祁鈺在暖阁內,此时的外头还在下雪,紫禁城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白,他终於有了些愜意的时光,身侧是自己的正妃汪怡,正在暖炉前伸出她水葱似白嫩的手指为朱祁鈺剥著橙黄色的柿子。
果肉晶莹剔透,宫內的供果自然都是精品。
两人的面前掛著一面帘子,朱祁鈺的手边还有一些写有名字的木牌。
于谦,石亨,王直等等都在其列。
论功行赏的时候到了。
朱祁鈺吃著果子,看著木牌说:“此战尚未完全停歇,瓦剌人还没出长城外,但是早些排好序列,免得手忙脚乱,母后的意思是我们先排,排完她再过目。”
汪怡:“陛下,后宫不得干政,臣妾是否需要先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