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女文青(1/2)
“陛下,三思。”
见到朱祁鈺此时出现,孙氏阴沉著脸说了一句三思,这句三思带著些许警告的意味。
此时孙氏已经將事情摆平了,若是皇帝又出来优柔寡断,那就太不像样了。
朱祁鈺点头示意,隨后当著眾人的面夸奖孙氏:“若非母后,朕恐怕连这点计谋都瞧不清楚,偏劳母后了。”
单纯小白的人设先立起来,隨后继续说:“孟俊夫妇其心险恶,其行可诛,母后的处置没问题,朕说且慢是经此事想到了些事情。”
“为了得朕恩宠,孟俊夫妇煞费苦心,孟季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女子,不惜以身犯险,以箭矢自残偽造假象,他们做了这些事確实骇人听闻,但朕知道不少人也有类似的想法,只是没他心狠,没他果断。”
朱祁鈺此一言让眾多想要献媚获得皇帝恩宠的勛贵心中犯怵。
“歷来,后宫女子受宠,举家得恩,为此孟俊夫妇才敢以身犯险,朕不喜此事,今日也给朕提了个醒,从今日开始,凡有爵位之家女子不得入宫中为秀女,被选中为秀女者,若其父兄本无官职,不加官,不进爵。”
此言一出,眾皆譁然,一口气说完,孙氏想要拦已经拦不住了。
孙氏刚要起身拦住朱祁鈺,又停了下来,转念一想,朱祁鈺不找那些个父兄得力有助臂的名门贵女,对她来说应该还算是好事。
君无戏言,皇帝如此说了,便是圣旨。
勛贵们想要將女儿送进宫图的就是功名利禄,现在皇帝金口玉言不加官,不进爵,那还能求什么?
寻常百姓人家女子入了宫,就算没官职,至少钱银地位肯定可以保证,谁还能真拿你当普通人,但是对於有爵之家来说提升就非常少了。
金口玉言算是將选妃的热度平息下去了,但是饶是如此,想要將女儿送进宫的人依旧不会少的。
待眾人散去,孙氏低声嘱咐:“陛下,此言过了。”
“母后,儿臣实在不想为这些男女之事烦忧。”
围猎之事,因为孟俊一家的闹剧而扫兴了,朱祁鈺说这些话不是衝动了,而是深思熟虑过的。
外戚一直是皇帝身边非常重要的一股势力,朱祁鈺此举基本上是杜绝了外戚势力,自己给自己少了不少的臂助,但是优劣相持,取其重。
外戚有用,隱患也大,这群上赶著来送女儿的勛贵,多也是酒囊饭袋,真的在朝堂上有能力的,因为明朝的规矩,现在基本被杜绝和皇帝联姻了。
所以看著是皇帝娶了某家勛贵女子,其实家中多是空壳子了,如孟俊这种祖上有罪的,启用他这种人自己也得留个心眼。
况且朱祁鈺已经打定主意了这次的选妃要选一个江南富家女,让自己在江南的世家大族里面有个代言人。
那位李老五,朱祁鈺已经拿到南直隶关於他家的资料了,为人颇为正直,仗义疏財,在当地名望很高,而且是创一代,膝下两个儿子算不上多么优秀,但是其中一个考了秀才,另外一个庸碌些,却是个做事人,老来得女还是个才女。
这样的成分,不错。
算著时间应该差不多回来了。
回宫的路上,朱驥来报:“陛下,崔浩回来了。”
朱祁鈺点点头,趁著时间还早,天色未暗,一番乔装打扮,前往了催记粮铺。
崔永见到朱祁鈺来了,恭敬的上前:“殿下,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我得到消息,崔浩回来了。”
“小儿刚入城,李家姑娘是女子,不好带入府中,便在京城最好的酒楼下榻。”
“崔浩呢,他人何在?”
崔永面露尷尬,朱驥上前说:“侍卫匯报,崔家公子在酒楼恰好碰到了诗会,崔公子便走不动道了。”
“殿下,您莫怪罪,近来陛下加开恩科,城中各处文学氛围浓郁,崔浩歷来喜诗文,好风雅,【迎凰居】的诗会邀请各处才子还有国子监的博士同乐,他碰上了便多驻足观赏一番,还望莫怪。”
朱祁鈺来了兴趣,便招呼左右:“催掌柜,那我去寻他吧,正好看看这【迎凰居】的诗会。”
骑马而行,朱驥给朱祁鈺介绍:“【迎凰居】是京城內最好的酒楼之一,以山东菜餚闻名,很多有钱的学子入了京就会下榻其中,所以经常有诗会等活动,渐渐的就成了文人才子们喜欢聚集的地方。”
“文人才子不是喜欢去青楼打茶围吗?”
“陛下,您有所不知,都是先吃饱喝足再去喝茶。”
朱祁鈺点点头,传统文化果然是传统文化,丝毫不差。
抵达【迎凰居】已经是天色微暗,三层的酒楼,灯火通明,步入其中小廝便迎了上来,带著笑脸:“这位贵客,本店今日诗会,桌子已经订满了,若是几位是入內凑个热闹便进,若是吃饭喝酒,我给您道一声抱歉。”
朱驥刚要上前,朱祁鈺拦住了他,说:“我们就是凑个热闹。”
“得嘞,几位里面请。”
一行人步入其中,未免过於招摇,只留下赵芸儿和朱驥两人陪在左右,上了二楼,找到一个能瞧清楚场中的位置。
此时一群人围观,甚是热闹,传出来不少的喝彩声。
问清楚才知道,此时一群才子在作诗,酒楼出了题目,写的好的可以被掛在酒楼的最高处,这是一种荣誉,也是才子们结交扬名的好机会。
朱祁鈺在人群中看到了醉醺醺的崔浩,此时的他正被眾人簇拥。
“崔兄,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此时的题目是一个字“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