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投稿(2/2)
一开始,他是费德勒的球迷。因为费德勒打法符合网球贵族运动的优雅,时不时的强力单反也贼帅。
之后又成为德科的球迷。德科性格搞怪风趣,实力无死角的强大。
理所当然最后一起粉上纳达尔,因为这是三巨头的时代。
佩服他这位西班牙斗牛士,拥有永不言败的精神。
其实在父母回家之前,他就想好了退路:自己赚钱买球拍。
作为重生者,杜未央知道六岁该怎么去赚钱。在他重生的前一年,那个男人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示范。
2000年,韩涵就已经凭藉《三重门》,带著退学的爭议闯进人们的视野。
其小说销量突破200万册,一举成为畅销书,並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书中对教育制度的批判引发广泛討论。
韩涵的成名之路始於文学,之后扩展到赛车、电影导演、音乐等多个领域。可惜,后来他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討厌的模样。
往后几年,又会横空出世一群少年作家,掀起了一股青春文学的风潮。比如那位同样赫赫有名拜金、伤痛“文学家”郭竞明。
他完全可以趁这股风潮,紧跟潮流。偷偷写一些青春风的文章,投稿一些杂誌还是能赚到钱的。
电脑这种设备,现在离他很遥远。杜未央第一次接触电脑是在初中。进入微机室戴著鞋套,开机都一脸的小心翼翼,跟著老师整节课练打字。
记得有一次,电脑桌的键盘托盘,因为螺丝脱落掉了,差点没嚇死他,害怕会赔钱。后来上了高中,跟人去网吧打游戏,接触多了,才没有了那种小心翼翼。
现在,书信投稿是他唯一的选择。
杜未央记得这时候的一二三年级教室里都有图书角。
所谓的图书角,就是在教室一个角落放一张书桌,摆放一些诸如《红蕾》《当代小学生》《小学生作文》一类的小学生读物。
这些刊物一般都有徵稿启事,有类似心里话的几句话徵稿,也有几百字的小作文徵稿。
而类似萌芽这种大型刊物,更是有著自己的发行渠道。
杜未央决定利用这些徵稿启事开始他的写作赚钱之路。
一年级写初中、高中文章不现实,但写小学程度的文章,一个聪明就能掩盖过去。
而杜未央打小就聪明!
杜未央的父亲杜永岳高中毕业,在村里属於最有文化的一批人。更別说他还有一直想让他继承“家业”未来干医生的爷爷。
第二天。
下课铃声一响,杜未央便火急火燎地来到教室角落图书角。
杜未央在桌子上翻了翻,发现不少刊物。《红蕾》《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少年科学》《童话大王》《读者》(少年版)《向阳》等。
杜未央先拿了两本,回到自己座位上,快速瀏览起来。
他仔细对比不同杂誌其中內容,寻找合適的刊物。
以前倒是不曾注意,这里面內容很丰富,小学生作文、童话、诗歌、连环画等各种栏目,最后一页还有徵稿启事,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杜未央,你在看什么?”
赵明霞探过小脑袋,好奇地问。
“看书啊!”
“让我看看!”
“自己去拿!”
赵明霞翻了同桌一眼,伸手拿起另一本刊物一瞧,不屑道,“不就是《红蕾》吗,我早就看过了!”
杜未央不想搭理她,记得这姑娘初中跟他传过緋闻。那时候他还挺臭屁,觉得这货喜欢他。后来才发现是拿他当挡箭牌。
別说,姑娘挺敞亮,最后道歉请他吃了零食。
后来初升高、高升本,都考的都比他好。人也越来越漂亮,听说最后去了bj,嫁的挺好。
想想心里还有点烦。倒不是嫉妒。
一方面有点既怕又怕的感觉。另一方面他是有点小心思的。
至於现在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黄金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