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最后一课(1/2)
当日,《夏木友人帐》正式开售。
首印五万册,被早已关注多时的江浙沪等地图书经销商瓜分一空。
很多其他地区的很多一些书商根本没有拿到货。
河洛省经销商更是气得当场爆粗口。作为北方大省,支持一下小老乡的新作,竟然分不到小说份额,一点排面都没用,过分了!
对此,江南省的经销商表示同行少见多怪。韩涵的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销量超过200万册。
杜未央的这本小说本身质量不差,作家有炒作热度,连载期间积累一批粉丝,他们根本不愁卖。
浙杭省同行表示,是时候向其他省份的臭鱼烂虾展示一下什么叫做浙杭速度了。手快有,手慢无,赚钱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庄毕后悔莫及,紧急联繫出版社,开启第一轮加印。
胡微微通过电话告诉了杜未央这个好消息。
电话里,能听得出她很兴奋,这与他们一开始预期的靠口碑出圈,走长尾路线大为不同!
要知道,书能卖个两三万册,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能销售过十万册,就可以称为畅销书作家。
过百万册,不用怀疑作者绝对是国民级作家。
不信,看看超过千万册的书籍都是什么牛马?四大名著、《活著》,《平凡的世界》。
作家到这个级別本身就躺进作协了。开会必须得有你,不然尷尬的是他们。
余华自己都戏称,“他靠《活著》活著。”
最后,想要销量过亿的要么得像《哈利波特》这种,全世界遍地粉丝。
要么得是《新华字典》,《圣经》这些功用性书籍。
半个月后,《夏木友人帐》首次加印的十万册再次销空,第二轮加印开启。
此时,杜未央已经可以自称畅销书作家了。
他的书也终於出现在了琅坊县市面的书店里。
他跟著老妈一天之內逛了好几个书店。老乡们很给排面,全都摆在一进门最明显的位置。
起码从店里人流量来看,销量很不错。读者群体开始从中学生渐渐的向成人扩散。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从县里回来,杜未央也顺道买回来三十多本自己的书。
作为一部作品,对任何作家比较有纪念价值的。作为礼物也比较送的出手。
第二天,杜未央趁课间去了一趟办公室,给每一位老师都送上一本自己的签名书。
毕竟杜未央打造人设,请教写作的时候,所有老师都指导过他。
而回到教室后,送给了赵明霞、韩冲几个关係不错的朋友。
……
《夏木友人帐》销售的火爆,隨著时间推移,更上一层楼。
隨著短短一个多月,累销已达三十万册。
之前炒作的南北双星,又一次引起关注。不同的是,杜未央此时此刻,不再是一个糊逼的蹭子。
有作品有实绩,北方尤其是河洛省的小报们尬吹起来底气都硬了三分。
隨著小说读者的年龄范围增大,文学圈子开始有声音出来。
大部分人对这部小说给予了正向的肯定。
称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少年人的童话,也是成年人的心灵鸡汤,日常中有治癒人心的力量!
但也有“公知”提出批评,说这不过是个短篇故事集锦,根本不配称为长篇小说,一点也不文学!
对此,杜未央通过多方杂誌平台回应:我才8岁,写作之路才刚开始,不太懂什么是纯文学。
回应见报后,公知们都沉默了。这孩子就是个,根本不受力啊。
要是逮住个孩子不放,输了掉面,贏了也不光彩。
於是集体调转枪头,再次懟上韩涵。
他们突然发现韩涵简直太棒了,懟他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韩涵桀驁叛逆,輟学,质疑教育体制,他可太有槽点了。而且他真的会激烈回应,直接开骂!
於是公知们越懟越上头,连带著对杜未央的感官都好了很多。
毕竟比起上海那个逼崽子,不会上来给你两巴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