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出局(1/2)
下午三点的阳光炙烤著墨尔本。
澳网的最后阶段,罗德·拉沃尔球场,万眾瞩目,澳网进行到最后阶段,算不上座无虚席,也坐了七七八八。
华夏媒体的心情复杂,儘管杜未央在赛场上表现强势,一路横扫对手。
但他的疲惫显而易见,比赛后的他,步履沉重,眼神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倦意。
这种状態让人不禁担忧,面对接下来的强敌,他能否继续保持巔峰状態?
就理性而言,他的胜算並不大,但体育竞技的魅力就在於不可预测性。
当杜未央真的一步一步趟到半决赛了,他们还是期望杜未央可以多撑两轮。
拼一把职业网球的最高荣誉。
“观眾朋友们,欢迎收看cctv5,我们正在为你转播的是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焦点之战!”
“今天对阵双方分別是来自华夏的杜未央和西班牙的传奇选手纳达尔!”詹骏的声音透过屏幕传来,充满激情。
镜头扫过观眾席,可以看到不少亚洲面孔,许多人还在陆续进场。
“纳达尔,开赛前世界排名第二,本次赛事位列二號种子。”
詹骏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继续为观眾们介绍著。
“自2005年起,他已经取得了法网三连冠。而今年,在澳网,纳达尔首次闯入四强,显然他期待著更进一步,创造全新的歷史……”
镜头切换到热身的纳达尔,他正在专注地练习发球。
胡理涛接著说道:“对於纳达尔来说,这確实是他衝击澳网冠军的最好机会。”
“而站在他面前的,是本次赛会的最大黑马,来自华夏的杜未央……”詹骏的语气中带著一丝期待。
两位球员背景资料的解说通过电波信號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但是,介绍到杜未央部分的时候就会发现:內容真的太少了。
不是主持人不想多聊,实在是他战绩太少了。
杜未央站在球场一端,轻轻跳了跳,活动著身体,感受著脚下的硬地。
他的目光扫过球网,注意到了纳达尔的眼神,那种迫切的求胜欲望毫不掩饰。
比赛正式开始,杜未央站在发球区,轻轻拍打著手中的网球。
猜硬幣环节,纳达尔猜中了正面,但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背光一侧的场地。
这个选择看似简单,却透露出两个重要的信號。
首先,纳达尔的选择延续了他一贯的比赛风格。
他通常以接发球开场,因为他的上旋球技术堪称一绝,能够在防守反击中占据优势。
其次,纳达尔的选择也体现了他对细节的极致把控。
网球比赛中,光线和风嚮往往会对球员的表现產生直接影响。
即使每两局比赛后,双方会交换场地,以儘可能减少环境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然而,刺眼的阳光依然会在某些时刻成为不可忽视的干扰因素。
此时,时间是下午三点,阳光正好从一侧斜射入球场,纳达尔选择了背光一侧。
而杜未央则不得不在面向阳光的情况下发球。
纳达尔准备抢开场!
纵览纳达尔的整个职业生涯,他表现最好的是红土,他是红土之王。
其次是硬地,也拿过几次大满贯,澳网和美网都是硬地。
美网场地主要材质则是混凝土,算是快速硬地。澳网场地主要材质是塑胶,算是慢速硬地。
主要区別就在於落地之后的弹跳高度。
从技术角度分析,澳网场地同样適合纳达尔这样的接发球风格,只不过他遇到了德约这个一生之敌。
今年,他第一次衝击澳网,无疑是做好了某些准备。
还没有开始击球,杜未央脑海里的警报就已经拉响。
“15:40”。
第一局,杜未央就陷入了被动。
阳光格外刺眼,每次拋球时,他都能感受到阳光的干扰,导致发球动作变得僵硬而不流畅。
与此同时,纳达尔的表现异常积极,他从一开始就展现了强大的压迫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杜未央的状態似乎並未调整到最佳,迟迟无法进入新的战斗状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