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道法自然,术无常形(4.2k)(2/2)
见此,那位师兄却摊手道:“我才不与你们比呢,贏了丟人,输了那更丟人。”
清风明月呵呵道:“师兄你老大不小的与我俩贫嘴,你还知道丟人呢,只怕丟字怎么写都忘了吧。”
那位师兄又道:“以前你们是小师弟,但现在你们又不是小师弟了。”
清风明月与那师兄吵吵闹闹,拉拉扯扯,眾人皆是笑了笑,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氛围。
李修安知道那位师兄没有多大恶意,只不过这事加上此前的焦急等待,令眾人的神经绷得有些紧,他出来活跃一下气氛罢了。
五庄观別的不说,师兄们的关係確实很融洽,李修安很喜欢这种氛围。
没有嫉妒,没有算计,大家在一起坦诚布公,互帮互助,这种感觉真好。
李修安进了大殿见到师父镇元子,遂向师父復命。
李修安详细向师父道出此番之行,並向师父转述了那位梅师弟的话。
镇元子微微頜首,对那位梅师弟並没有其他的过多言语。
只是在听到李修安认识猴子之后,微微惊讶道:“徒儿竟与那五百年前大闹天空的猴子亦认识?”
李修安点头,把此前如何认识猴子以及猴子欲与他结拜之事亦毫无隱瞒的告诉了镇元子。
镇元子抚须,忽的笑了一声道:“为师此前说过徒儿你福缘深厚,如今看来不止是福缘深厚这么简单,师父亦说过看不透你,说实话,为师现在对你愈发好奇,忽的很想算上一卦,想看看徒儿你到底是哪个福星转世?徒儿每出一次山竟有如此大机遇,得贵人看重。”
“徒儿你既令为师欢喜,又令为师愈发好奇!”
镇元子此前说过他与李修安有大缘分,但亦从未在他身上下算过。
按照李修安的说法,他能踏上求道之路亦是因为见了这猴子。
李修安摸了摸鼻子,心想:“就怕一不小心算出我是什么域外天魔那就糟了见李修安如此,镇元子又笑道:“徒儿勿要多虑,为师亦只是隨口一说。”
李修安亦点头再行一礼。
镇元子想了想又问道:“那黄风怪为师亦有所闻,徒儿是如何破了他的那三昧神风的?”
李修安摇头:“稟师父,徒儿並未正面领教那三味神风,而是与猴兄弟联手,用袖里乾坤暂且困住了他。”
而后李修安向镇元子娓娓道来,是如何与猴子联手把黄风怪笼入袖中,而后送到了灵吉菩萨那里。
镇元子微微頜首道:“不错,徒儿聪慧,懂得如何趋利避害,与人合作共贏”
但镇元子又道:“徒儿,为师问你,你可有手段亦或办法正面对付那三味神风?”
李修安听得师父这话似乎另有他意在里面,於是思索后道:“徒儿听闻灵吉菩萨那有如来赐予的定风丹,此丹应能克制此风。”
镇元子摇头:“为师的意思是徒儿能否凭藉自己的本事手段正面对付那三味神风?”
听到镇元子这话,李修安陷入了深思。
袖里乾坤不提,因为算不得正面对抗那三味神风。
李修安习得的其他手段还有七十二变、以及五行遁法。
七十二变即使大成,那猴子已经证明了亦不能。
那五行遁法乃是逃生的本事,也算不上正面对抗。
如此想了一番,李修安摇头:“师父,徒儿愚钝,想不出来。”
镇元子提示道:“这世上除了定风丹,亦有风儿吹不走吹不动的东西,例如那黄风岭的高山峻岭,正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听到这话,李修安再次陷入深思。
师父提到了山,那风虽被描述成了惊天地泣鬼神,亦能穿山折松,黄沙万里,但確实不曾听闻吹走了哪座山。
师父的意思是如若我变成一座山,那风儿便吹不动我了吗?李修安思索著。
但立马暗暗摇了摇头:不对,变作的山始终不是真的山,他只是会七十二变,又没有如来以虚化实的本事。
既然变的山不行,那就得依靠真正的山,怎么才能依靠?
李修安不自觉想起了五行遁法,忽的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
李修安激动道:“师父的意思是,让徒儿用那五行遁法化身无形,借用那山脉之力与那黄风岭的山儿融为一体,以此对抗那三昧神风?”
镇元子頜首抚须:“不错,徒儿能自己想到这一点,由此可见徒儿你有大智慧!”
镇元子又道:“徒儿你且记住,术法的精髓在於这八个字:道法自然,术无常形。”
“徒儿,望你好生领悟!”
李修安点头,心中却是汗顏,当初师父传他五行遁法时,就已经告诉过他:
此法不仅能遁走,亦可借土地山脉之力化身无形。
然而李修安却只记住了半句,另外下意识被这名字误导,只记住了遁法两个字,却忘记了前面还有个五行呢。
李修安遂又有所领悟,正如师父所言:“道法自然,术无常形”,由此可见,法术的妙用在於灵活变通,亦在於使用者。
最典型就比如说七十二变,李修安会,二郎神会,猴子会,其实牛魔王亦会但在不同人的手中发挥的效果威力亦是不一样。
法术的精髓在於灵活妙用,而能够灵活妙用的关键又在於你对法术的把握和了解。
此前李修安就对於这五行遁法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只把它当成了赶路逃命的手段。
话说这三味神风可以借五行遁法融入山中,那三味真火他李修安又能否正面对抗?
李修安不由的想到那三味真火,这火与那风不一样,风再厉害亦有停下来的时候,李修安完全可以以逸待劳。
那三味真火就不一样了,施火之人如不自己主动收火,那火一直都在,总得想个办法扑灭或者浇灭他,李修安知道普通的避火诀和雨水无效,观音菩萨瓶子里的玉露水倒是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