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从拜师镇元子开始 > 第141章 又见龙女(4.3k)

第141章 又见龙女(4.3k)(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坏学姐们太难拒绝了 斗罗:除了我,谁也別想成神 谍战:我能画出你的记忆 人在香江:我自己就是豪门 召唤魔主李元霸,暴打极品家人! 让你拯救世界,你直接思想钢印? 我,怠惰罪冠,扣1带你一起墮落 真理游戏,你对特性一无所知 无敌世子 双眼变异,我能识別万物信息

“至於如何识好列、辨是非,吾倒以为欲辨是非,当先跳出是非本身,持守客观,不应先入为主。警如吾等眼前之山,欲透迷雾见真景,自身当出离迷雾,高瞻远瞩,方能得见全貌。若以人论,判断一人好坏,非仅听其言,更须观其行。盖因非人人皆如龙女佛心通明,世间多口舌是非,

善偽装者亦眾矣。”

龙女闻言,一时陷入深思。

气氛一时沉默,李修安无意间往东远眺了一眼,虽说距离修身大成还差一著,並不能像猴子那般平日能望千里之远,但寻常数百里的光景李修安亦能看的清亮。

他注意到三百里开外有片农田,稻秧正盛。农夫躬身田中,专注除草。此景不由令李修安忆起前世幼时农事。

万寿山方圆千里无妖邪,山外却有寻常人家,如方寸山下有樵夫,只不过仙凡有別,多不相扰。

见龙女佇立一旁,犹自低头苦思,李修安提议道:“万寿山外多有凡俗人家,你我不妨散散心,且行且谈。”

龙女回过神,欣然应允。二人化作一阵清风,须臾间便至农田上空,皆化作凡人模样,落地行走于田埂。

此地农田阡陌纵横,泥土芬芳。绿油油稻秧於水田茁壮,微风拂过,如碧浪连绵。

然各家庄户顶著烈日,於自家田中俯身弯腰,仔细辨识稻秧,剔除混杂其间的稗草。稚气未脱的少年亦在田中相助。

二人行一小段,忽见一老父亲正训斥自家小儿。李修安见少年身骨瘦弱,观其骨相,应是总角之年。

听那父亲训斥,方知因少年一时眼拙,未能分清稻秧与稗草,竟將稻秧误作稗子弃于田埂。老父见之心疼秧苗,遂骂他眼拙,糟蹋粮食。一边骂,一边將被风吹远的秧苗拾回,重插泥中,隨手將一把种草扔在岸上,以泥压住。

龙女走近,蹲下细看,復观田中秧苗,见二者颇为相似,好奇问农夫道:“此稗子与秧苗不过顏色稍浅,茎秆节间略长,除此似无大异。既如此,为何这般大费周章?”

农夫闻言一惊,抬头打量二人,讶道:“看二位穿著非本庄人士吧?姑娘未下过田,亦在情理之中。”

龙女点头施礼:“在此有礼!尚请解惑。”

一旁李修安亦微笑頜首。

农夫见他二人谦恭有礼,心中恼意顿消,耐心道:“姑娘未事稼,故而不懂。这稻秧与稗草之別,可谓天渊。常言道:稗乃禾之卑贱者也。稗草於稻穀危害甚巨。明面看似相类,然你看它根长须多,深扎泥下,侵夺水土,长势远快於稻秧。有它在旁,周遭稻秧生长艰难,甚或枯菱。然其害远不止此。一株稻可分药十穗,每穗结百粒谷;一株稗草则可散籽数千乃至上万。故俗语云:一稗生,百稻不得生。此非虚言!秋收之时,一稗能减十斤粮。若一平方丈之地有十稗,放任不管,

可减產三停之一乃至一半。再甚者,稻田绝收。吾等一家老小皆仰此粮活命,岂能不愈发仔细?”

龙女恍然:“原来如此,多谢赐教。”

农夫摇头,拿起土罐倒水一饮而尽,权作歇息,隨口又道:“这稻秧与稗草,皆属稻系,却是好歹有別,恰如世人一般,有善有恶,有真有偽。至今尚有『骄儿稗子』、『稗官野史』之说。”

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龙女闻此心头一动,喃喃道:“人如秧稗,有好有坏,有真有偽,本性不一。”

农夫点头,目露讚许:“姑娘此言甚是精当!老朽看来,姑娘还是个读书人哩。”

龙女微笑摇头,復施礼称谢。农夫言说无妨,遂復赤足入田,继续劳碌,清除那害群之稗。

龙女看向李修安,笑道:“真人方才所言,吾此刻深有体悟。此便是真人引吾来此之深意么?

真人用心良苦,吾在此谢过。”

李修安却摇头笑道:“龙女误会了。此乃汝触景生情,意外所获,非贫道本意。贫道见龙女眉宇含忧,心念难释,本欲告知:於人心、人性无需过於介怀。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那地府,尤是十八层地狱,本为审判罪魂之所,所见自然皆大奸大恶之徒。然寻常世人却非尽然,亦如此间天地有天堂地狱之分,人间有善有恶也。”

说到此处,李修安微顿,续道:“另,贫道方才之言亦仅其一。许多时候,纵使他人所言为真,却未必是全部真相或事实。盖因凡具世俗之心者,无论神人鬼妖,皆有其立场,皆不免带其主见及私情。不言其他,紫极龙女一事,敖闰自认所言皆实,然却非真相全貌。”

“亦不瞒龙女,师父他老人家將清风、明月二人托化为妖,盖因其等下山歷练时,几铸大错。

师父恐其日后步在外师兄后尘。”

“故在贫道看来,於人心、人性,犹如仰观天上真火太阳,可感其温,却不可轻易直视也。”

龙女闻言一,片刻后恍然:“原来如此!惭愧。真人之见地智慧,吾远不及也。”

李修安復摇头:“龙女何须妄自菲薄?非吾智高於汝也,乃吾在人间日久,遇人形形色色,正所谓见多识广。若单论识人之明,龙女未必逊於贫道。”

此倒非客套,在李修安看来,前番西海龙宫,龙女之判断亦多精准,唯对人性人心歷练尚少。

龙女闻言,忽忆菩萨之言,点头道:“多谢真人。菩萨亦说过类似之语,言吾不常行走人间,

未知人心之复杂。今日再听道长此言,吾心已有定计。菩萨常化万千分身,行走人间,广施慈悲,

宣扬善道。待他日善財童子归位后,吾当恳求菩萨,准吾常隨其分身左右,同歷人间各处,亦为歷练己身。”

言及此处,龙女稽首再拜:“时辰不早,吾当回南海也,真人保重!”

李修安稽首还礼。龙女化风而去。

然李修安未著急返观修炼。

他已记不清多久未见此田野之色,这般田园景致,或许只在前世得见。此刻心念微动,难得心灵鬆快,正是:偷得浮生半日閒。

天將暮黑,李修安方返五庄观,復又苦修胎息之法。经歷诸多,李修安心中早已明了修真真諦,亦深悟:不得终极长生,何来逍遥之说。

所谓终极长生自然指的是修身大成,於李修安而言,即七转大成。

日子復归寧静,李修安依旧昼夜不息,勤修苦练。直至半月后,观中忽传喧闹,原是师父携清风、明月自天而返。

清风、明月二人甫一归来,便唤:“小师弟何在?速来替吾二人出个主意也!”

目录
新书推荐: 洪荒:这个多宝实在太强了 觅长生,但是磁场转动 我的剑道修行太治癒系了 从收集龙气开始建立长生世家 养鱼赋我词条,苟着终会无敌 两界:六耳,从西游到封神! 光阴一页书,扶我长生路 从锦衣卫到仙武大帝 我真不是截教妖人 洪荒:我,孔宣,刷爆一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