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袁天凡的展望(1/2)
江伟杰凝视著眼前这位尚未发跡的金融才俊。
此时的袁田帆虽然顶著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头衔,却仍就只在滙丰银行的信贷部里担任普通主管。
西装革履下,还透著一丝丝的书生气,这个发现让江伟杰眼眸微亮——觉得此刻正是招揽这个未来金融巨擘的最佳时机。
被对方灼灼目光盯得脊背发凉的袁田帆,下意识的鬆了松自己的领带,忍不住暗自嘀咕道:这江生该不会是有什么特殊癖好吧?
而后,强作镇定的问道:“那江生您具体需要融资多少,而您又有什么资產,可以用於抵押的呢?”
说完,他还注意到对方身后始终静立的关佳慧,觉得江伟杰有个这么明艷动人的女伴,那应该不是基吧!
这时,一旁的刘元斌,这位英达集团的元老眼中,闪动著孤注一掷的锐芒。
突然开口解释道:“袁主管,江生並非要用自己的资產来做抵押贷款,而是打算用我们英达的资產,来进行抵押贷款。”
“这是........用被收购方的资產,来抵押收购对方?”袁田帆作为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优等生,他首次在专业领域感受到认知衝击——这种操作完全顛覆了传统金融逻辑。
看著不明所以的袁田帆,江伟杰十指交叠置於膝上,开始阐述在后世司空见惯的槓桿收购理念。
隨著他抽丝剥茧的讲解,袁田帆的脸色犹如霓虹灯般变幻:先是困惑地蹙眉,继而瞳孔收缩,最后竟失態地拍案而起。
“妙!实在是妙极了!”袁田帆动作太急,领带都隨著剧烈的起身动作歪向了一侧,可他还浑然不觉,甚至打断了江伟杰的话语。
“以目標公司的资產作为偿债基础,用少量资金撬动巨额资本——江生,您简直就是个天才!”
身为经济学博士,袁田帆很快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仔仔细细地琢磨起这套融资理念,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愈发觉得江伟杰的思路是完全可行的。
与此同时,凭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长远的眼光,他也敏锐地察觉到了槓桿收购背后潜藏的优势与局限。
这槓桿收购的典型优势在於:併购项目的资產或现金要求很低;產生协同效应,通过將生產经营延伸到企业之外;
运营效率得到提高,通过驱除过度多元化所造成的价值破坏影响,改进领导力与管理。
有些管理人员管理公司的方式(通过控制、回报等管理手段来提高个人权威),往往是以牺牲公司股东利益和公司长远优势为代价的。
通过併购可以让这些管理人员或者立马出局,或者遵守“规矩”,高额利息偿付的压力,迫使管理人员不得不想法设法提高运营绩效和生產效率。
脑子里始终紧紧绷著“债务”这根弦,他们的注意力不得不时时集中在各种提高绩效的行动上,如剥离非核心业务、缩减规模、降低成本、合作技术改造等等。
但这槓桿收购的局限性也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併购公司极有可能会通过不正当手段盗用第三方的財富。
进而榨取目標公司的额外现金流,这种行为不仅破坏市场公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槓桿收购最大的风险在於遭遇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不可预见的黑天鹅事件,以及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力因素。
一旦发生以上这些情况,那將会直接导致定期利息支付困难,出现技术性违约,甚至最终面临全面清盘的绝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